第兩百八十八章(第 2/3 页)
原来,当年李辅国太嚣张了,横行一世,引起孝武皇帝,也就是代宗的不满,可是不满归不满,对于察事他莫可奈何,势力太大了,况且,代宗也不是没有企图心,想要掌握察事,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他勾连内室,想取李辅国而代之。
这件事情事机不秘,或者说李辅国根本放心不下这些人,内部监控也很严密,所以被他现了。李辅国索性,假死脱身,实则在暗处秘密遥控政局。这件事情如何会被现?
因为心念故国,故而东渡之后,也不时会遣人回去打探消息。而因为当时唐倭之间交流不便,他们是搭当时得遣唐使的便船。这在之后固定成为一个模式,只要有遣唐使,他们总是派人跟船,回到大唐打探消息。
肃宗过世,代宗即位之时,他们搭乘唐使沈惟岳得便船,回到大唐。然后小心谨慎的重启之前的暗线。因为之前才被李逆夺走一部分万骑,所以要小心再小心。
‘就是因为这份小心,吾等才现,李辅国未死。’,福伯喝了口茶,‘本来听到孝武皇帝株杀李辅国,吾辈大出一口怨气,便生出回归之心,哪知现那个李辅国只是诈死脱身,企图于暗处遥控朝政。’
‘大王可知,仇士良?’,突然话锋一转,福伯说起了仇士良,李忱点了点头,福伯继续说道,‘仇士良死前曾教其同党固权宠之术,曰:“天子不可使其闲而无事,应经常以奢靡乐舞游戏娱其耳目,使其无暇顾及政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不能使其读书亲近儒生,若如此,天子知前代朝政兴亡,心怀忧惧,必然疏远吾辈。”’
‘这可不是他仇士良得高见,这是李辅国得见解。’,福伯这话,让李忱对李辅国又高看了几分,也幸好他死了。
‘最终你们还是杀了他?’‘然。’,福伯重重吐了口气,‘他当初不是假死吗?还刻了一个木头,说是真人头粪坑。吾辈先人便如法炮制,免得他死后又担上一条欺君之罪。’
‘只是,杀了一个李辅国又如何呢?’,福伯叹了口气,‘为了杀他,吾辈先人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休养段时间。原本以为自此变态平无事。谁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从代宗到德宗,可以说得上是一各大唐政局比较平稳得年头。不是说国家就没事了,而是代宗传给德宗,算比较顺利得。德宗是太子,而自李辅国一死,察事四分五裂,群龙无,既无心,也无力干涉帝位传承,让帝位传承顺利许多。
可是,没想到,德宗为了收税,重用宦官,让这股势力又死灰复燃,藉着德宗得名义,大肆敛财、搜刮,还把罪过全委给德宗。
这也还罢了,刮在多不过就是养肥几个太监,可实际上有了钱财,他们便一心效仿他们先辈得风采,一心要恢复太监美好得时光。
结果,德宗时期朝政不修,虽然德宗一心恢复,可惜大志难伸,甚至一度还因为兵乱被迫逃出长安,导致其威信大减。此消彼涨下,德宗晚年,太监势力复炽,太子未能善终,在即位前就中风了。即位不久,便在内宦勾连官僚和藩镇得情况下,被逼得传位给太子。
‘安孝皇帝是被毒死得。’,安孝皇帝就是顺宗了,福伯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万骑得手段,吾等如何认不出来。’,李沉默然。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