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36 幼狮敏光(第 2/4 页)
他突然心底一沉。
惨了!自己不禁说错话,而且竟然还跟师父顶嘴,这下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不过他的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
天海突然大笑起来。
【?】
【源二郎,其实你的话也没有错,之前有个人也跟你说了同样的话,哈哈哈哈,看来有必要让你们两个人见一面了,还真像啊。。。。。。算了,这一招虽然不是太令我满意,但也算得上你最近一段时间下功夫的证明了,这回我就不让你饿肚子了。。。。。】
后面的话真田信繁全没注意到,他瞪大了眼睛,问道:
【咦?还有人也说过这话?他是谁啊?】
【我的儿子,小五郎。】
。。。。。。
【你喜欢兵法?】
【是的。】
吉田敏光规规矩矩的在我面前坐好,刚才那本《孙吴兵法合编集注》则被摆在了茶几上。
【你想成为武士吗?】
【嗯。】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让我有些诧异。
【呵呵,想不到公家之中还有喜欢研究军事的,我还以为像你们这样高贵的人,只对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之类的感兴趣呢。】
【明智殿下,您这话可不对啊,风花雪月是要以太平盛世为背景,才得以产生的,而太平盛世也需要用武力手段来创造或者支撑的。。。。。。】
他的声音洪亮端正,充满着少年人的勃勃生气,就好像我在上一世的中学生运动会上,看到的那些追风英雄、运动健儿一样。
这哪里像是死气沉沉、娇弱无力的公家子弟所能发出的声音。
我对他的兴趣更多了。
【你今年多大了?】
【十二岁,我是天正元年生人。】
【吉田中纳言是你叔叔?】
【不,他是我的伯父。】
【令尊是哪位大人?改日我也去拜见一下。】
这话已经有些没礼貌了,我们根本就不熟,我却对他问东问西,还是他家里面的事儿。
不过他倒是一点也不介意我的唐突,反而很有耐心的回答我的话。
【家父是大纳言德大寺实初,大人想拜访他,这恐怕不容易,他的身子不是很好。】
【德大寺?】
我感到诧异。
【吉田公子你难道不是吉田家的孩子吗?】
【不是的,家父和吉田中纳言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家父稍微年长一些,祖父去世得比较早,祖母在得到了天皇陛下以及德大寺族人的允许下,改嫁给了当时担任左近卫中将的吉田兼右阁下。】
【那么,你为什么又跟你的叔父一个姓氏呢?我记得德大寺是[九清华]之一啊,家格要远远高于卜部氏出身的吉田家。】
【这并不是我自己的意愿。】
他送了耸肩膀,用一副无所谓的语气说道:
【我自小就不怎么被父亲喜欢,他索性就把我打发到了吉田神社来,让我跟随吉田中纳言学习修身养性。。。。。。日子久了,他大概也很享受没有我在家的日子,于是干脆就让我改姓吉田,永远别回家了。。。。。。】
嚯,说了半天,其实还是一个意思————
这熊孩子估计是因为惹是生非的原因,被家里人讨厌,于是就跑出来了。
其实他还是挺可怜的,有家不能回。
我本来想安慰他两句,但他却完全没有什么【快来安慰我】的意思,而是饶有兴趣的说道:
【其实离开那个家也没有什么不好,在那里的时候,天天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我都快憋出病来了,现在好了,身在外地,视线完全扩展了,做什么事情也方便了。。。。。。这可比呆在家里有意思多了。】
尽然一个人乐在其中,我是该夸他【想得开】,还是该骂他【没心没肺】呢?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他想了想,说道:
【我现在是白丁一个,没什么身份,不过等夏天过后,朝廷就会任命我为正七位上检非违使少尉,等拥有了官职,我就算是有了一个比较体面的身份了,那时候,我便会带着这个身份出门游历,寻访列国。】
【出门游历?】
我盯着他,没记错的话,眼前这个人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
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出门闯天下的志向,真是教人佩服。
我记得我十二岁的时候。。。。。。呃,貌似啥值得骄傲或者难忘的经历也没有。
唔,这个身体的主人倒是了不起,十二岁就被人穿越附身了。
【是的,九月份的时候,在四国拥有领地的西园寺阁下将会随军前往四国办事,我打算等那个时候跟他一起过去,看看四国的风土人情,也算是长长见识,丰富一下人生阅历吧。】
【嗯,不错,好男儿志在四方,你的想法很不错,我支持你。】
【真的吗?太感谢了,叔父之前可是极力反对的,他想让我在神社里面读书认字,然后在朝廷里面做官,真是无聊死了。】
【呵呵,你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吉田中纳言今年已经五十岁了,而你那两个堂弟却只有五六岁,想想看,如果中纳言阁下哪天不幸逝去,朝廷会任命谁来继承吉田家的家业呢?是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还是一个已经元服,可以算作是成年人,而且还和中纳言阁下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你呢?】
【你是说。。。。。。叔父会让我来继承吉田家?】
他瞪大了眼睛,看上去似乎并不太相信我说的话。
【我说的只是特定情况,如果中纳言。。。。。。哈哈,讨论这个问题,似乎很不礼貌啊。。。。。。】
吉田敏光也笑了两声,随后低下头,小声说道:
【其实呢,比起继承吉田家的家业,我还是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你还是想到外面去?】
【是的,我想游览日本的所有地方,一寸地方也不想错过,然后动手写一篇《敏光卿记》。。。。。。】
【《敏光卿记》?那是什么?】
【我将要写的书,因为我的名字叫做[敏光]嘛。】
【你还想写书?】
【是的,自从小时候在已故山科大纳言(山科言继)家拜读过《言继卿记》之后,我就决定也要写一本自己的书。】
(稍微介绍一些,山科家世世代代担任皇室的内藏头,负责皇室财产的运营和收支。
山科言继为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常年游走在列国大名之中,在这段时间里,他把自己在日本各地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游记,编到了书里面,即《言继卿记》。
织田信长上洛之后,其担任武家传奏,与织田家来往密切,得以接触诸多不为人知的事件,其中大多数在《言继卿记》中也有所体现。
所以说《言继卿记》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本历史书)
【书?】
说到书,我又忍不住看了看摆在茶几上的那本《孙吴兵法合集注》。
刚才他好像说过,对兵法感兴趣。
现在又说,对闯荡天下也感兴趣。
我突然心中一动————
【兵法】与【闯荡天下】?
这两者结合到一起的话。。。。。。
难道说,这个小鬼在向我暗示,他有成为武士的想法!
不会吧,自从源赖朝【公武分立】之后,武家已经与公家切断了关系,虽然说几百年来,有许多武士因为爱慕虚荣、贪恋公家的奢华生活而蜕变成为【武家公卿】,但是,从公家转换成武家的人却少之又少,有名的那几个,右手指都加上脚趾头就可以数的过来。
镰仓之后,我就知道比较有名的,公家转化为武家的,就只有一个【花将军】北田显家。
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信奉神佛的朝廷,对两手沾血、以杀人为业的武士们的蔑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前几年推出来的大河剧《平清盛》(我估计并不是所有喜欢看战国流小说的人,都会对大河剧感兴趣吧?)?
里面的武士阶级,无论平家源家,穿得都相当寒酸,儒雅的源赖朝和平宗盛倒还好些,像个读书人的样子,而作为主角的平清盛却穿得。。。。。。要是不看片名的话,作者真要怀疑日本人这是不是在翻拍《济公》了?
这不是剧组道具的问题,因为里面的朝廷文武百官和皇族,穿得都相当体面。
由此可见,武士在公卿眼中是何种地位了。
公卿对于武士虽然有些惧怕,但主要还是以【鄙夷蔑视】为主,他们把武士当做是看门狗和侩子手。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了幕末。
作者见到网上许多战国流小说的作者,都把朝廷描写得很不堪,为了吃饱饭,脸面什么的都不要了。
这是不准确的,朝廷也有他的尊严。
虽然战国时代有一些公卿世家会通过卖儿鬻女的方式来维持家中的经济开销,但是,他们的交易对象只会是地方上有名望的大名,比方说《天与地?上杉谦信》里面,落魄的中纳言就把一对儿女卖给了长尾晴景。
武士蔑视公卿的堕落浮华,公卿则蔑视武士的利欲熏心,就是这么一回事。
自从去年以来,我逐渐被人称为【信长第一家臣】,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感觉大家看我的眼神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可能真的是因为地位提高了的缘故,现在想抱我大腿的人明显比以前多了,几乎每天都有人到我家来求官。
这个小鬼在我面前说了这么多话,难道也是想加入我这个【第一家臣】的麾下?
如果是真的话,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一方面,从刚才的一番讨论中,我感觉得到,眼前这个吉田敏光的身上有着令人期待的才气与朝气。
他的确很适合转型为武士,而且还是个可以培养的【潜力股】。
说到【潜力股】,我忍不住就想到了一年前,在柳生庄招收的两个孩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