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精石(第 3/4 页)
明钦干咳了一声,后悔问她这个问题。秦素徽不是没有逃婚的机会,作为大家族的子女,与生俱来便享有家族的富贵尊荣,在必要的时候理当作出牺牲。
古代每逢王朝末运,皇子龙孙的下场往往非常凄惨,故有‘愿无生帝王家’的呼声。其实比起寻常百姓已经不知好过多少,这些人一来锦衣玉食,该有的享受都有了。再者太平时节骄奢淫逸,不肯励精图治,国破家亡完全是咎由自取。
百姓却要可怜的多,兴是百姓苦,亡还是百姓苦,这上哪说理去?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纵观历史,青出于蓝的不是没有,可说是少之又少。即便聪明相似,所处的境遇已经截然不同,能够不坠家风已属难能可贵,如若子孙再不思进取,德业必然连寻常人都不如。
世家大族自然有常人难及的优势,譬如人脉资源和教育条件。但并非条件越好,一个人的成就便越高。‘智慧愈苦愈明’,顺风顺水通常不会有卓绝的成就。
如果世家大族教育方法得当的话,还可以出一些人才。但仙界道术达,毕竟已经不是前古经书独占的时代了。越是阶级固化,腐烂变质的度就会越快。
明钦知趣的不再多问,秦素徽毕竟是他的朋友,虽说这事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她的遭遇还是要表示同情的。
东华国的房价是出奇的高,惟一可以引领诸天潮流的地方。抚仙城作为巅南道的府,自然低不到哪里去。一套蜂房总在几百万上千万,寻常百姓夙兴夜寐、节衣缩食一辈子也休想买得起。
有道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最勤恳的无过于农人和百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古到今,这两个行当就一直在生死边缘徘徊。
秦素徽的住处离二贤庄有段距离,在秦素徽的指引下,明钦七拐八绕仙车驶进了一片住宅区。
两人将雪兔车泊好,乘着云梯上到十几层,秦素徽拿出钥匙开了门,随手打开壁灯,招呼道:“随便坐吧。”
秦素徽在城中开了一家仙宝行,收入还算不错。不过她性情平淡,没什么野心,似乎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
宅子里空间颇大,布置的十分温馨,秦素徽转身进了卧房,除掉身上稍显正式的穿着,换了一身松软的睡袍。
“想吃点什么?我来做?”
两人的关系有些怪异,秦素徽自然穆清绝对明钦有别样的情愫,但以秦素徽和穆清绝的交情,自也不会特别见外。
明钦在二贤庄一天没吃什么东西,着实有些饿了。
传言修行者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又能辟谷不食,这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三界的物类有动、静两种。相比之下,动物要比植物消耗大的多。一举一动都需要消耗养分。除了太阳、空气、水,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相对来说,活动量越大,吃的越多。江湖好汉一顿饭能吃几十斤肉,这都是正常的。
修行者的辟谷就是一种静默的修炼,类似于植物,除了空气和水,几乎不吃什么东西。但是要活动,不吃东西恐怕就不行了。
但是动物消化能力有限,食物中有很多东西是消化不了的,所以需要排泄。将消化不掉的东西排出体外。修行者虽不食五谷,对食物的择取更为严格,吸风饮露已经到了半仙的境界。
道术家制作出许多机械,仙车便是普遍通行的一种。仙车也可说是一种动物,自然也要吸收能量,但仙车吸取的东西十分特殊,叫作魔血。
魔血据说是上古魔怪的尸身腐化,深埋在地下。很多器械都需要吸收魔血,才能够运作。
修行者多属内家炼气一路,和外家打熬筋骨不同。内家对食物虽无特别大的需求,却要辅以炼气。
“不用太麻烦。随便做点吃的就行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