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狼妖(第 3/4 页)
铁崖肯派他前往蒲扇城,足见并没有改变策略,否则肯定要拿他祭旗。
铁崖打走毛苍,斜乜了明钦一眼,意兴风的道:“明公子,本帅这回要亲提大军犁庭扫穴,先扫灭山城,迎回阴妃娘娘,再回师勤王不迟。”
“那就恭祝大帅旗开得胜了。”
明钦自然不会坐视山城败亡,但铁崖带甲十万,雄视一方,厉若莘虽然胜了一仗,铁崖也只认为是郝虎贪酒误事,非战之罪。三言两语可无法让他回心转意。
铁崖心知明钦是替山城前来游说的,见他并不求情。暗道:“这小子倒沉得住气。”
“彼我皆为一国子民,本帅也不想赶尽杀绝。如若山城能够弃甲投降,归服王化。本帅可以把山城还给他们。”
“大帅既有心周全,我一定把话带到。是战是和,相信厉将军会有一个明智的决断。”
明钦明白铁崖的意思是要山城放弃甲兵,遵从有鼻国语言风俗。
东华人文明悠远,向来自诩为衣冠上国,对于自家的文化十分珍视。孔子说,“如若不是管仲,我们都成了披左衽的蛮民了”。当初秃人南侵,厉行剃易服的政策,亦遭到东华人的强烈抵抗。
孟子说,“我听说过出于幽谷,迁于乔木的,没有见过下乔木入于幽谷的。”
事实上人类的文化并不一直在演进,迟滞不前甚至退化的地方也不少。
宋人喜欢说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国之文化,自然是其先民圣贤共同创造的结果。仙道治世,讲究人人平等,这跟神道时代是很不相同的。仙道时代,平人的智能和地位渐高,神道时代,则常居于从属的地位。
自从盘古开辟以来,神道和仙道一直都是此消彼长,盛极而衰的。
在历史长河中,湮没无传的文化的不计其数,放眼四洲七海,文化寿命没有能过东华人的。这里面可能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但其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是勿庸置疑的。
文化以民族为载体,民族以国家为壁垒。文化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瑕瑜互见,很难分一个高下。世界上很多文化,都是在国家衰落之后,民族难以自主,文化无从保全。而盛衰成毁本来就是宇宙生灭的必然趋势,很难说是文化的痼疾。
但一种文化往往会表现出某种特性,譬如中夏文化,都说是博大精深,这就是一种包容的态度。中夏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跟他不断的融入别的文化、注入新血也有很大关系。而有些文化则深闭固拒,或标许为无上至道,禁绝不同的意见,未免有些迂陋可笑。
铁崖调兵遣将全不回避明钦,便是要让他感到莫大压力。郝虎虽然败了一阵,铁崖大军未动,再加上齐善出兵策应,四路兵马齐出,几乎是泰山压顶之势。
可惜结果并不如铁崖想像的完美,明钦还没有离开铁杵城,便得到西、南二关相继失守的消息。
原来西、南二关的守将得知山城连夜攻打东关,各率一万象兵前去救援,半道上中了埋伏,对方劫获象兵的物资,穿着象兵的衣服赚开城寨,趁机夺了关隘。
另一处关隘则由毅人杀了守将,改易旗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