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机械(第 2/3 页)
再加上杨奕辰的名字在去年就已经被附近百姓熟知,更是有很大一部分曾经接收到过杨奕辰派送的粮食。
这些都为他现在新政策的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有疑惑,但是按照他的命令做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不过这也加大了人们收割时候的工作量,不过为了下一年更好的收成,现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奕辰从来不是一个害怕吃苦的人,跟着下地干活指挥,一点都没落下。
眨眼间,麦收十来天的时间,已经抢收差不多,好在今年天公作美,这些天都没下雨,否则雨水一来,麦子全被淋到地里,那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而为了更加方便麦子脱粒和扬场,杨奕辰设计了简单的风扇和筛斗,能够快速的将碾压好的麦粒筛出来,不仅干净,速度还快不少。
恰好这两个东西都十分简单,可以交叉重复使用,铁匠一天能做好多个,所以临沂县大多数都用到了这个看似简单,但十分讨巧的机械工具。
比起前世全自动化的加工,单靠人力物力,是怎样都不可能比得过机械。
杨奕辰仿佛天生对这些东西敏感,简单的构造在他眼里什么都算不上,因为他还有好多好多没有表现的技能。
或许这些东西和脑海里时不时闪现出来的画面有关系,杨奕辰对自己的来历已经产生怀疑。
两个少年少女空间上距离不远,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打出名气的柳清溪生意络绎不绝,十里铺能用的人都用上了,附近村子的人也陆陆续续招收,有专门负责农村单层土坯房屋或者青砖瓦房的;有专门负责碧溪镇建筑的,更有被柳清溪培训更为复杂的建筑形式。
总而言之,在这里做工,不认识字没关系,但你要看得懂简单的图纸,能看着施工,如果单靠设计者前来解释,实在耗费人力物力精力财力。
在正式加入之前,会有人专门过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
只有这样制定一个章程制度,大家都按照规定办事儿,才能够井然有序。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半个月,麦子抢收完毕,田地在黄牛的帮助下也都耙犁完成,又到了种植的季节。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