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芭蕉心(第 3/4 页)
提着三个芭蕉心,刘芒走进菜场,又从肉摊老板娘那买了几根筒子骨和十来斤猪肉。
回到店铺,刘芒先将猪骨放入锅中煮了一下,汆烫干净血水,然后捞出备用。
芭蕉心紫红的外皮是不能食用的,得剥开丢弃。
刘芒一层层剥开,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馅心。
有趣的是,这个芭蕉心在菜谱上并不常见,但在佛经中却多有记载。
比如《佛本行集经》卷,就曾载——犹如空拳诳於小儿,如芭蕉心,无有真实。如秋云起,乍布还收。
还有《大力明王经》也写过——如雾如舍宅,风中烛水上沤。芭蕉心如,诸画相如,空中花如,梦幻影响如。
唐代的大颠禅师说:修行人犹如一株芭蕉,芭蕉心被一层层的叶所包。修行就是把一层层包装去掉,把心找到,把它亮出来,这就叫“觅心”。
剥好的芭蕉心只剩拳头般大小,刘芒连带着下方的柄部一起横切成片,泡入清水中,用手揉搓起来。
经过揉搓,芭蕉心变成了一缕缕的丝状物,刘芒又换了盆清水,仔细淘洗几遍。
这样做的用处是去除芭蕉心的涩味,保留其中的甘甜,以免等会炖汤的时候影响到汤品的口感。
淘洗好的芭蕉捏开水分。刘芒洗了把手,取过一个平时吊汤用的不锈钢桶,加入大半桶清水,把刚才去除血水的猪筒骨丢到桶中,扔进两块拍碎的老姜,开火煮了起来。
“老板,老板。”门外有人喊道。
刘芒出门一看,一个骑着三轮车的男人停在门口。
“王小哥。”刘芒笑着问好。
男人姓王,是菜市场门口卖油条的。
小六这只肥猫,有一大其它猫没有的癖好,喜欢吃油条,隔三差五就会去这个男人的油条摊乞食,一来而去,刘芒就和这个老板熟悉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