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些草率(第 2/2 页)

    见到这里行驶度并不快的货车,李子元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白晋铁路是窄轨铁路,可承受的运力并不大。一般五节车厢,也就是最大限度的运力了。但这次日军居然一次性搞出了七节车厢外加两节平板车,用两个车头牵引这就引起了李子元极大的兴趣。

    地形限制,李子元在正面只放了由一连和架子连三连,外加几挺机枪组成的加强连,二连与直属排和火力排组成战场预备队。布置在战场的东北方向,准备视情况展随时投入战斗。

    在现这列列车后,李子元立即指挥已经进入阵地的部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他手中的一挺机枪,则直接瞄准了坐在装甲车外的日军士兵。同时在装甲车抵达之前,他在铁道线边上用自己制造的地雷,在头天夜里利用日军装甲车巡逻的间隙,已经布设了一个小型雷区。

    眼下埋雷技术已经越加纯属的李子元,布设的这个雷区选择的地点,就在他打算下手位置的正面。如果火车上押车的鬼子,想要下车驱逐这些袭击者,就正好进入他部署的这个雷区。

    而这个雷区的布设,李子元也是下过苦心的,如果不踩中地雷基本上不会觉。给鬼子设置了连环套的李子元,对这一场战斗可谓是信心十足。用他的话来说,这场战斗几乎是坛子里面抓王八,可谓是手拿把掐。

    当这列在三辆装甲车护送之下的列车,驶入李子元望远镜内的时候。看着车上的两列平板车上,堆满的用油布盖着好像是弹药一样的东西,李子元更加下定了决心。中条山守军那么短的时间崩溃,恐怕武器弹药落入日军手中的数量不少。

    而重庆方面军队无论是哪个派系的,都没有在战败时侯销毁武器的习惯。总部手中那个从滹沱河内,拽出来晋造山炮组成的炮团,就是从晋绥军撤退的时候,,推进滹沱河内的完整的十几门山炮组成的。

    将带不走的武器推进河里面,已经是那边在打了败仗的时候销毁武器最大的手段了,一般都是丢掉大家都省事。李子元自己虽说没有见过,但也听说过河北境内的兄弟部队,就有通过捡那边溃退时候丢掉武器家的。

    也曾经听说过平型关战斗期间,一一五师的兄弟部队,就曾经从友军放弃的阵地,捡到过上千的迫击炮弹。伪军手中的那些武器,也都是日军缴获后转交的。即便是在以晋造武器为主的山西战场,李子元就不止一次遇到过使用捷克式轻机枪的日军。

    如果这列火车运输的都是,日军在中条山区缴获的武器、弹药,那么自己这次可就真的是大财了。说实在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李子元还是很喜欢的。就算没有武器,但车上要是有弹药也算是不错的。

    只是看着逐渐驶入自己视线内的这列火车,一心想要财的李子元却并不清楚,这列火车会不会有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车上运输的究竟是武器弹药,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在未侦察清楚的情况之下,他这个决心下的多少有些草率。

    当鬼子的装甲车驶进他的伏击圈时,亲自操纵一挺他在景家庄日军野战机场,拆卸下来的**式机载机枪的李子元。将枪口瞄准头车上乘坐的鬼子,率先打响了一个长点射。将装甲车上尽管也严密戒备,但没有想到李子元一出手,火力就这么猛地日军打倒了三四个。

    随着李子元扣动了手中机枪的扳机率先打响,他身边埋伏的一个连战士,也纷纷的扣动了手中的扳机。对着日军坐在装甲车外,以及货车车顶上的警戒兵力开火。郭老三手中的水连珠步枪,更是第一时间就敲掉了日军在车头处的一挺歪把子。

    只是李子元尽管率先开火,并给予押车日军一定的杀伤。可日军的反应度,也相当的快。就在李子元手中机枪刚一打响不到两分钟,在整个列车中间和断后一节板车上,李子元原本以为堆积着弹药位置上,蒙着的油布突然掀开。

    隐藏在这两节板车上的一门山炮,两门迫击炮和一挺平射的防空机关炮,外加两挺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也在第一时间打响。尤其是那挺平射的防空机关炮,打的是又准又狠,根本就没有顾及弹药消耗的意思。

    密集的弹雨夹杂着迫击炮弹和山炮弹,向着李子元的伏击阵地横扫过来。同时几节闷罐车中最后一节也拉开了车门,一个整建制的日军步兵中队的兵力,在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之下冲下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红色莫斯科 退下,让朕来 东晋北府一丘八 割鹿记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元始法则 他比我懂宝可梦 全职剑修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着迷 穿书自救指南 母亲 安徒生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尸香美人 顶级猎食者 你结婚我劫婚 夺嫡叶娇李策 陈启林苏荷 惊落晚秋 我的锦衣卫大人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女将军和长公主 嘘,国王在冬眠 看鸟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