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归程之始(第 3/4 页)
可,谁又知道,现场实际上是静悄悄的呢。
怕是落一根针。
都听得见。
主持人、总工连线之后,“直播”的画面,就在毛铃铛的身边定格了接下来,便是一个无比激动人心的时刻:“广寒3号”飞船点火、起飞,中华国载人登月的“归程”将由此开始!
载人登月工程,“去”是一个难题;“登”是另一个难题;“归”则是一个更难、更大的难题有去无回,是不行的,在“归”的问题上,必须要做到“好去好回”,这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载人登月。
张一辰已经进了气囊,只露出脑袋,蜷如婴儿……
地面的指挥中心。
毛铃铛深吸一口气,开始倒计时,布点火的指令……“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她的声音,不快不慢,稳的可怕!当“点火”的指令出后,便下达于小组,执行。
同时,“直播”的画面,亦转到飞船外部飞船外置的摄像头,拍摄下了飞船成功“点火”和起飞的画面……
暖暖则抬头,看基地的大荧幕。
这个可比“直播”的镜头,壮观、宏大的多了。
“广寒3号”有慢而快的,升空,飞船的内部在颤抖……毛铃铛亦盯着大荧幕,一道一道的指令,快出命令遥控轨道舱,达到“预定”位置,在登月舱进入绕月轨道后,二者进行衔接!
登月舱成功进入绕月轨道,主引擎熄火,安静的停留在轨道上。距离它五米的位置上,则是轨道舱。
轨道舱像一口大钟;登月舱像一口小钟。
此时。
大钟的口,便对着小钟的头。
二者的“衔接”和“分离”是不同的,“分离”的时候,为了着6的安全、方便,是先将之调整,变成一种头对头,口冲外,如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沙漏”形状;而“衔接”则是直接、简单的……
只需要小钟用自己的头,对着大钟的口一撞……而后,二者就可以依靠撞击的瞬间,产生的力量,严丝合缝的“融为一体”这一过程,甚至都不需多高的精确,只要偏差不是太大,便能完成。
其设计,可谓精巧、绝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