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易者,日月也(第 3/4 页)
苏婉道:“先说初六和初九,暖暖你说初是什么?”暖暖寻思一下,试探着给出一个答案,“是最开始的意思,对么?”“初”的意思,是“最开始”,这毫无疑问,至少暖暖是这么想的。
“不错……六呢?五之上,就是六,九也是一样的。然则,六与九,又是不同的。这一点,红梅给讲的更明确、清晰一些,却也失之狭隘一些……嗯,这样讲吧”苏婉说着,便在纸上画了一条线。
一条直线,自上而下,分判左右……
线的右侧,小姨分将“一”“二”“三”依次写上,另一侧则写了“六”“九”“七”“十”,线的中心,着重一点,写了一个“五”,其上写“四”,其下写“八”,苏婉点着线的右侧,说道:“看这里……”
暖暖依言,看过去,苏婉道:“这一、二、三就是这一方天地、天地间的万物。”又一指线上的“四”和“八”道:“这是我们认识的手段,这四、八便是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是有和无的认识法……”
说完,苏婉就指着线的左侧,道:“这里,是我们的认识……”
暖暖一边听,一边点头,显是听懂了这,说的分明就是主观认识客观的道理。苏婉讲:“有是什么呢?是有物,也就是能看得见、感觉到的物。无呢,就是无物,并不是不存在的物,而是我们无法直观感受的物……”
“我们通过认知,将它们,在这里,形成我们的象!这个六,就是我们对无物的认识的象,可以称之为抽象。九是我们对有物认知的象,我们姑且和六相对,称之为具象!然而抽象、具象的范围,是这些……”
笔一划,“六”和“九”范围,就小了苏婉在“六”和“九”之外,画出了大量的阴影……
“那是什么?”
“那是未知……”
“哦!”
苏婉循序善诱,“那么,现在来说一说,什么是初六……”小姨都讲的如此明白了,她要是还不懂,就该是棒槌了。暖暖答道:“初六,就是最初的六,也就是我们对无物一无所知的那种状态……初九,就是我们对有物一无所知的状态……”
“嗯,讲的不错哦!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说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那上德不德是的,怎么讲啊?”
“上德,及至好的秉性,是不德是的。德是的意思,就是说一种已经形成的、方向性的判断,简而言之,就是成见了。比如,我们了解一个人,还未曾见人,你已经认定这个人如何如何,那么肯定是不能公正、正确的认识这个人的……”
“哦……”
这个例子很简单,暖暖秒懂。
所以,这句话,也就懂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