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东海大海战(第 4/4 页)
作为旗舰,威远号除了指挥以外还承担这控制道门所属的海兽这一任务,所以虽然全体船员都不畏惧继续战斗,威远号也不得不在两艘蒸汽装甲舰的护送下前往相对安全的区域。
又是一个时辰过后,在海怪们的“帮助下”,国朝舰队以四艘远洋巨舰和二十五艘各型战舰的损失为代价那,啃掉了帝国舰队的主力部队。
只剩下十十几艘战斗巨舰的帝国海军已经不足为惧。帝国水面一下的部队已经先行撤离了。
十十几艘看起来很多,但是分摊到整个国朝南部海域上,又显得太少。
不过战斗仍然没有结束。道门的办法只是抑制,并不是说就能够让海怪不攻击国朝海军。现在战斗的双方渐渐地从帝国海军和国朝海军转变为国朝海军和海怪。
帝国海军开始了撤退,国朝海军没有追击。
海鹰再次大群大群地出现在天空上,开始将战场情况反馈给位于威远号上的指挥部。冯天根据现场情况,开始规划撤离路线。
按照国朝海军和道士们的经验,这些海怪在被抑制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离得太紧他们一般是不会攻击装有道符的战舰的。
但是这仅限于完好无损的战舰。现在的国朝海军各个都负伤,各种道法乱流在战舰四周和内部乱动,很多已经不是靠着简单的调理调理就能平和下来的了,不许反回港口进行修理才行。
所以国朝海军和海怪必然有一战,怎么规划撤退路线,尽量避开海怪大群是重中之重。
这些海怪不是说就这么多,因为战场上使用的道术道法太多,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海怪出生地。具体原理国朝海军和道门尚且没有搞明白。
快速规划好路线后,国朝海军迅速开始撤离。受伤教轻的战舰在外围,道门海兽则击中保护位于内部的重伤战舰。
一些不太重要的重创战舰人员可以直接然后就地沉没,减少需要保护的数量。
像是那种经过暴力改装的老式战舰,本来就是只用来进行这一场海战的,没有必要为了保护这些战舰而让那些远洋巨舰承受更大的风险。
一路上边战边撤退,好不容易从海怪活动的范围出来了。国朝海军的接应部队也来到了东海海域附近。他们将在海怪离开后检查海域状况。
至于那些在刚刚指挥部规划路线的时候被遗漏的落水者,只能祈祷他们平安无事了。
四艘蒸汽牵引船来到了威远号的附近。受伤严重的威远号甚至不能自己返回到出发的镇海御,得到离这里最近的琉球群岛的国朝军事海港进行一定的修理,然后才能继续返航。
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在东海海战中被击败过后,国朝海军也开始了许多小规模的反击,成功地将南方海域的制海权重新夺了回来。
因为朝廷决定了对叛乱附庸国进行灭国远征,海军也开始重视起海上的补给点。琉球群岛就是其中的重心之一。
一天之后,东海大海战的消息迅速在中土以及东方地区开始传播。
莱茵联盟开始慎重地考虑和国朝的关系,没有必要为了切断国朝对于苍朝的支援而引来国朝的海军,所以联盟的海军还是重点回到打击苍朝的海上补给线上。
虽然说道煌国朝这么源源不断地给苍朝提供物资武器很让人隔应,但是谁让对方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呢?联盟开始尝过登陆袭击的甜头的,他们可不希望哪一天突然苍朝的部队在国朝海军的支援下从自己的后方发动登陆。
而在东方,叛军联盟立刻召开了数次会议,然而基本上都没有得出什么好的结论。事实摆在眼前,国朝海军夺回了南部海域的制海权,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对在陆地上作战的部队进行支援了。
海上补给线也被拆地支零破碎,哪怕后续夺回制海权也需要时间重新修建。
还有一件事就是,一个附庸国因为国土太小,被国朝海军当做大型补给点给重点打击了,差点因此而灭国。
那些保持中立态度的附庸国则大多在偷偷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当初没有听信那些人的谗言,参加到叛乱当中,要不然那么强大的国朝海军的目标可能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