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汉字、汉音(第 3/4 页)
刘辨轻声问道。虽然历史上早就验证过《三字经》在蒙学中的地位,但是时移世易,后世《三字经》出现的时候是在宋代,而如今还是千年前的大汉。
刘辨也不确定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自然要询问蔡邕这位一代文学教育大家!
“陛下,此部书文字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生僻怪字,而且还在文字间讲述了很多的人生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在老臣看来,这本《三字经》,可以算得上开天辟地以来最好的一部蒙学教材!”
“而且,这本书的字体书法,也是让老臣惊喜莫名!不客气的说,老臣也算淫浸书法超过四十载的人,却从未见过这种书法方式,横平竖直,中正规矩,颇有圣人君子之风!”
刘辨闻言,又是尴尬的摸摸鼻子,今天听到的奉承话太多了,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并不是在刻意的奉承,而是直抒心意!
荀爽在一旁,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荀慈明你个老匹夫笑什么?难道老夫所说的有任何虚假不成?”
蔡邕怒了!
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和书法大家,蔡邕在专业问题上从来是锱铢必较,容不得别人挑战他的权威,哪怕是好友也不行!
荀爽早就知道蔡邕的狗脾气,听到蔡邕的喝骂也无丝毫动气,反而好整以暇的调笑起来,“世人都说,蔡邕蔡伯喈,为人清正平和,品行高洁,没想到也是一个阿谀之徒!”
蔡邕听到荀爽居然质疑他的品行,更是怒火中烧,须发皆张指着荀爽大喝,“该死的老匹夫,你竟敢说老夫是阿谀小人!今天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夫绝不与你干休!”
荀爽自然不怕他,正待反驳,旁边的曾兴浩看不下去了。蔡邕毕竟是他的主官上级,让他再被荀爽奚落一通,不管是从职位还是说从年纪来讲,他的面上也不好看。
“尚书,这部书自然是陛下撰写,而且你誉为有先贤遗风的喝茶方式也是陛下所创!甚至本书的书法字体,也是陛下首创的,陛下命名为“楷书”!”
“陛下取的,就是中正平和之意!”
“啊!”
蔡邕闻言,嘴巴大张着,一时间都忘了闭上,足足愣了片刻,方才深深的躬身下去,“陛下大才,老臣为大汉贺,为陛下贺!”
“荀尚书以为呢?”
刘辨看蔡邕已经没了意见,故而转头向荀爽问道。
“陛下大才,老臣佩服万分!正如蔡尚书所言,《三字经》确实堪称蒙学经典,足以传颂万世!”
荀爽双膝下跪郑重叩拜,陛下把他父亲的事迹纳入这本蒙书,荀家必定也会因为此事而被万世传颂!
陛下大恩大德,可以受荀爽如此一拜!
“好!”
刘辨颔首,“那就定下来了,《三字经》作为蒙学教材之一!朕以往还看过一本和数术有关的古书,待朕闲暇时誊录下来给三位爱卿看看,如果没问题也可以作为蒙学教材!”
“另外,朕之前请荀尚书写关于忠君爱国、鼓励学子们中兴大汉的教材,也请尽快完成后大家一起审定。”
“各位,大汉要大兴教育,蒙学更是重中之重,万万马虎不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