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荀文若(第 3/4 页)
“臣家世代忠良,臣自身也一直以辅助陛下中兴大汉为己任!”
“每每思及那句”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臣就觉得热血沸腾!深以未能身处文武两圣的时代为憾!”
“贤臣,也需明君!“
“请陛下恕罪,原本昨日观陛下在朝会上作为,臣还以为陛下是懦弱无能之稚子,深感臣中兴大汉之愿再难达成,原本臣都已经准备弃官归家.”
“直到午时接到陛下召见的消息!”
“虽然很大可能是一个陷阱,但是臣还是不管不顾的来了,就因为臣心中不愿意放弃最后的一点希望!”
“所幸,苍天庇护,大汉列祖列宗庇护!”
荀彧一脸庆幸的朝殿外磕头致谢!
“就因为朕召见你,你就觉得朕能够中兴大汉?”
刘辨哭笑不得,老兄,看你也二十好几了,在这个年代估计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还如此单纯?
“不仅如此!”
荀彧起身,回头微微一笑.
“陛下昨日才登基,甚至连回宫时间都不超过旬月,却主动召见臣,此事本身透露出来了几个信息!”
“其一,昨日大朝会陛下一言不发,今日却召见臣等,说明陛下内慧而隐忍!”
“其二,陛下既然隐忍,而今日能召见臣,证明陛下有把握此事不会泄露!”
“其三,既然陛下能够确保此事隐秘,那么前来传递消息和守卫服侍之人,都是可以信赖之人,也证明了陛下已经在宫内收付了一只不弱的力量!”
“由此,臣猜测陛下收服了黄门郎蹇硕!而且是手握宫禁,并且身负先帝遗命一心扶助协皇子登基的蹇硕!以此可以说明陛下的机变能力和政治手腕超卓!”
“并且,陛下既然收服了蹇硕,那么皇宫的兵权和城外的西苑兵权,想来陛下也有所掌握.如此,陛下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其四,则是臣个人的问题.”
荀彧学着做司空的叔叔荀爽的样子,自傲的抚了抚胡须.
“非是臣自傲,臣自信能力超卓,然入朝小半年来却并未有丝毫建树,盖因臣觉得先帝非中兴之主.不管是在同僚之间,亦或宫禁内外都没有臣的丝毫传言,但是陛下能够在登基后第一时间召见臣,足以见得陛下对臣的充分认可!”
“由此,臣断定陛下手中有其他力量潜伏,或者陛下天资超卓!”
“而如此天资超卓的陛下,为何先帝却不愿意让陛下承登大宝,只能是因为陛下的隐忍连先帝都不知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陛下隐忍如此之深呢?”
荀彧一脸自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