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婚宴进行时(第 1/4 页)
闹钟在五点半响起,化妆师在六点到位。为了确认她们起床了,陈如海既打电话,又按门铃。确认她们起床后才离开,因为他要打车去昭阳家中。
陈如海本想开车过来的,但实在疲惫,湘羽洁也不允许他再如此奔波。说既然她在身边了,不需要再如此开车,有高铁,一切都容易办。而且,高铁比开车还快,他们还能休息一会,聊聊天。结果他们因为工作的原因,一上高铁便睡着了。湘羽洁只好无聊地看手机。
作为策划过婚庆的陈如海,了解到了昭阳父母的每一步计划后,他从中作了适当的调整。昭阳的妈妈差点想重新叫陈如海策划过婚庆,无奈时间太紧了,只得作罢。
昭阳的家是二层半的楼,因为有四个子女,所以建楼的时候尽可能的做多房间,这便有了一、二层均有四个房,三层有二个房。每个房间都有床,杂物都放在院子里的平房中。他们家没有一台空调,只有风扇。一层、二层的客厅有吊扇。其余都是在床顶上吊着小吊扇。村里蚊子多,蚊帐是必需品。即使如此,他们还要在三层的屋面不断浇水,以降温。
因为场地有限——其实每家都一样,酒席不是在某个时辰摆,而是从中午开始吃到晚上。场地有限的意思是,无法一下子摆下那么多餐台,一个客厅最大是四张8人桌的。而全村男女老妇幼,即使不算上出外务工的,8围台并不够,所以分开,等于是流水席,一席吃完,有人会上门邀请另一席的人过来吃。这样就考验新郎新娘了。
新娘在下午一点左右到,流水席刚开始,他们便得不断地在各席之间走动,说几句话,敬下酒什么的。直到外人全请完了,亲戚等重要宾客会集中在晚上再开席,也差不多有四围台。考虑到刚好是周六,女儿们带着夫君和小孩一块过来,足够热闹。再加上其它的亲戚,没四围台还坐不下。
方雪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早知这样,她昨天就不和湘羽洁逛街了。而且现在还穿着高跟鞋。一年才穿几次的高跟鞋的,弄得脚非常不舒服。湘羽洁则更苦了,她压根就没穿过高跟鞋。
这婚礼唯一的好处是,没有闹洞房。当地没有这个习俗。村民也单纯。毕竟不单纯的地方,方雪没在这里生活过,也不得而知。也像方雪所说的一样,只是一个宣告。叫来全村人吃饭宣告昭阳终于有媳妇了。
来婚宴的没有多少年轻人,中老年,小孩的居多。即使如此,人数也不可谓不多。很是热闹,何况那么多留守儿童。方雪穿上婚纱后,更是艳丽无比。作为伴娘的湘羽洁,尽力地低调。这条村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漂亮的新娘了。谁会想到这是昭阳这个木讷,沉默内向,相亲了至少二十次以上的人的新娘?
自出车门,方雪便被大人小孩围着,人们争先恐后地过来。方雪一时之间,适应不了这种围观,不仅因为她这个主角,还有湘羽洁。
昭阳的父母自是笑到见牙不见眼,但湘羽洁有些尴尬,有几个后来围观的小孩,差点把她当做新娘了。伴娘的衣服与婚纱是同一系列,稍加改造也是可以成为婚纱的。
得知伴郎和伴娘没有结婚,那些闲而无事的,婶婶伯伯说是要给介绍了。昭阳的妈妈不得不和别人解释,这二人是一对,别在瞎操心。
对这个婚礼,昭阳父母很满意,没有发生任何的意外,媳妇漂亮,连伴郎伴娘也极为漂亮,可算是给那些不看好昭阳人生大事的人吐了一口气。
方洋则化身为摄影师,捕捉各人的精彩瞬间。而陈如海则代昭阳喝酒。这时,湘羽洁见识了陈如海的酒量。
不过,无论如何热闹,如何开心,都掩盖不了方雪的疲惫。到了黄昏,她已经不断地打着哈欠。她的体力本来惊人,没想到却被这个婚宴打败了。
新婚的床还没有搭起来,这个要在最后一席结束后才让人搭起来。方雪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风俗。
昭阳的妈妈心疼到不得了,把她拉进房间里,要她先躺会。方雪一直不怎么叫“妈”这个字眼,因为始终不是亲妈,她叫得有点怪怪的。
昭阳的妈妈笑着说对方雪说:“是不是叫妈会很为难?”
方雪不好意思点点头,从二家人见面,到来这个未来的家,她叫的次数只有个位数,每次称也是一个“您”字。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