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皇城妖佞(第 1/3 页)
次日清晨,春秋师徒辞别了淳远,径往大明京都御空而去。
京都乃大明史上第二座都城,自永乐元年起,朝廷理通漕运,开始兴建北都,并先后从山西、山东等地向京城及其周围地区移民数十万,并徙南方富民充实京师。近百年来,人户大增,耕地扩大,农林牧商和各类作坊营生连年兴盛。时至世宗嘉靖,人口已逾百万。
师徒二人远远自空中看见这京城的宏大之势,也不禁暗自赞叹。
为不引人侧目,春秋子便带淮昭自京城南边一偏僻所在悄然落下,走到大道,随着熙攘人流入了城来。
“师尊,这薛虬也不知所在何处。”淮昭边走边问了师傅道。
“为师也未曾见过这妖人。方才在那空中开了神识,见这紫禁皇城附近的斋醮倒是不少。我们且寻个寺庙,打探一番再说。”道长知道这京城中寺庙所存高僧舍利也是不少,所在京都,自是不能幸免。
找得几个街边小贩打听,知道这较近的寺庙便是那京城西边的妙应寺,因寺中自前朝元代建有白塔,这京都百姓皆称其为白塔寺。
应了路人所指,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便来到那妙应寺前。这寺庙虽在京城,也如当朝其余庙宇一样,年久失修,香火凋敝,一副破败萧瑟景象。庙门一个年轻和尚拿了扫帚正在清理落叶,那破旧僧衣竟缝了几大块补丁。
师徒会意,便由淮昭上前,揖手行礼道:
“这位师傅请了,我等二人自南方来,欲请见贵寺住持,劳烦您相传一声。”
和尚一看春秋道士衣着,那面色顿然有些不太待见。把那头一埋,继续扫地,悻悻说道:“我佛门当今不堪,哪如你们道家自在,方丈一早便带着院中弟子,出门化斋去了。我等一日化不得斋缘,便有吃上顿没了下顿。”
淮昭见和尚这爱理不理的模样,便知这京中各大寺院也遭了朝廷的委屈,其怨恨之意并不奇怪,也不想拐弯抹角,接着问道:
“师傅,那贵寺可有高僧舍利存供?”
“舍利?你可是官府的差役,还来问我舍利!咱寺院唯一仅存的第三代明宸法师坐化后的舍利供奉,上月末便已被朝廷官兵拿了去,你们这些官差道士还嫌不够么?我们这妙应寺没这宝华供奉,跟没了魂似的,竟然还要来问?”和尚言语间,满含忿愤之意,委屈难过得涌出一行泪来。
淮昭见此景,看了一眼师尊,慌忙宽慰道:“师傅莫急,我不是官府的人,我与这位道长是来帮你们拿回舍利的。”
“哪里来的小子,你有多大本事,斗得过朝廷和那国师薛虬?”未等扫地和尚接话,一个白须冉冉的老和尚自庙外街口走来,虽面容清瘦,却目光炯炯。
“方丈。”那扫地和尚见了这老僧便合十行了佛礼。
“见过方丈,晚辈所言并无虚妄之词。”淮昭竟也给方丈行了合十佛礼。小子身在道佛兼修之途,又是菩萨座下弟子,在春秋看来也并未有何不妥,不过真人在其间无任何言语,便是有心看看徒儿如何应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