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这就是大唐的读书人(第 3/4 页)
如今已经知道,这场文会是为了给倭国挖坑,自然没人再琢磨别的。
只当是,以文会友的场合罢了。
“辞官多日,老夫倒也变得潇洒了许多,想想那贾统,再想想那李安年,老夫考虑,遍邀好友,编纂出一套,融合《五经》的文训典籍,以免我大唐学子误入歧途,耽搁了大好年华...”
孔颖达看上去比之前年轻了一些。
或许真的是因为辞官之后,心态变得更好了。
听到他这番话,于志宁和陆德明都是眼前一亮!
自古以来,为《五经》注解之人,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各家有各家的学问,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有些典籍,同被列为必读之物,却在星星点点之处,产生歧义,甚至注解截然相反的地方都有!
若是能汇集各方大儒之力,将各家学问融会贯通,编纂出一套,注解《五经》的典范,堪称功德无量之事!
于志宁立刻表示,要亲自参与进去!
“那么《周易》的部分,就有劳仲谧兄了!”
陆德明略一沉吟,道:“师古兄对《周易》也有很深的了解,文会后,陆某亲自去颜家走一趟,请他出手!”
孔颖达大喜,忙向陆德明拱手。
“那便多谢元朗先生了!”
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陆德明。
陆德明本身就是经学大家,孔颖达当然不会放过他!
“王德韶、李子云、朱长才!”
陆德明沉声说了三个名字。
身后,三位年轻先生上前一步。
陆德明笑道:“冲远先生莫要看他们年轻,可论起对《诗经》的了解,陆某尚不及他们,此外,当初柳白撰写《尚书真伪考》,也有他们的参与!”
孔颖达惊喜异常。
“那就有劳三位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