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这可是一桩天大的美差(第 3/4 页)
柳白耐着性子解释道:“你想想,旁人来修建运河,必定阻力重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朝中的那些大臣,而你的身份,注定了那些前隋旧臣,就不遗余力的帮助你!”
“退一万步讲,有他们冲锋陷阵,你哪来的后顾之忧?专心修便是了!”
李恪总觉得哪里不对。
挠了挠头,忽然反应了过来。
“不对啊!当年修的运河,不是在南方吗?我记得好像是从余杭,打算一直修到蓟州...咱们为何跑到蜀中来?”
柳白松了一口气。
平心而论,李恪有自己的长处,可惜在一些事情上,跟李泰和李承乾,差的还是太远了。
没到益州城的时候,李泰就已经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修建运河,打算去都江堰瞧一瞧。
李恪竟然到现在,还没明白过来?
柳白只好继续耐着性子,道:“直接修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恐怕那些前隋旧臣,都会顾及重重,换一条线,起码可以保证顺利施工...”
他给李恪,讲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朝廷大兴土木,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如今朝中的重臣们,都是从前隋年间活到现在的。
他们太担心,大唐回到那可怕的年代了!
对于拖垮前隋的那些事情,他们简直到了畏之如虎的地步!
当年远征高句丽,就有无数人阻拦。
最后,程咬金还是不声不响去的。
就算胜利了,也没有落下多少好处。
这才不得不将功劳,全都按在薛礼和金日磾的身上。
直接修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
恐怕房玄龄都会跳出来反对!
起码,要先给他们一个,能接受的心理过程。
李恪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道:“我能调动的人手,有多少?”
柳白知道,他问的不是能动用多少民夫。
而是说,家里有多少人,能为他所用。
“你先出一份计划书,回头让人带到长安,等国库的银子批下来再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