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您这仗,可怎么打?(第 1/4 页)
浩浩荡荡的征兵行动,在整个关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似乎,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历代统治者都酷爱在关中征兵。
君辱臣死的说法,并非是儒家学者的痴妄,也不是兵家弟子的意淫。
在八百里秦川,不知有多少汉子因为这句话,抛头颅洒热血,埋尸异域他乡。
在百姓们眼中,皇帝想打的人,肯定是坏人。
皇帝想要攻破的国家,必定是罪恶之国!
既然要打,就要毁起社稷,焚其宗庙,灭其族血!
关内道八十一县,关中五十一县,足足征兵二十万!
放在几年前,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前隋乱战,人口基数直线下降。
尤其是关中,堪称十室九空。
实际上,光靠爹娘生养,这些年来也增长不了多少人口。
主要是朝廷迁徙百姓的政策,以及收缴流民户籍的决定,让关中重新充盈了起来。
这时候,就体现出府兵制的好处来了。
府兵制的用法,很像江南那些华族所谓的‘藏富于民’手段。
当了府兵,家里可以少缴不少税,而且还能免征整个家里的徭役。
代价的是,府兵的兵器铠甲,甚至于骑兵的战马,都要由个人出资。
足足二十万人,若是换成十二卫,光军饷就不知道有多少。
最起码,李二这些年来兢兢业业维持的国库,怕是要减去三四成。
对于军器监、少府监、司农寺、将作监、兵部、民部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
而府兵制的存在,让这种压力荡然无存。
朝廷不光不用花一个子儿,甚至还有的赚!
民间固然可以锻造铁器,刀剑什么的也没有禁止。
但铠甲是严禁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