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柳白对大唐的期望,要比朕还大...(第 1/4 页)
一种制度的开始,总伴随着艰难与坎坷。
需要经历的有很多。
这是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诸如考卷字迹模糊之类的事情,只能算小打小闹。
当几千份考卷出炉的时候,一个崭新的难题,摆在李二面前。
还有十五个时辰!
考试的时间,地点,人员,早就已经确定好。
就连后续的研判,定序,都已经明确。
唯独缺了主考官!
为此,李二特意调来了吏部的档案。
朝中四品以上官员的履历,全都写得清清楚楚。
事实上,主考官的人选,李二很早就开始考虑了。
只是干系太大,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下决定。
并不是说,随便定一个满腹经纶的就行。
需要综合考虑主考人的身份、学问、品性等等因素。
尤其是身份!
作为一种新的制度,首任主考官的身份,无异于是选择,未来的科举考试安排,究竟由哪一个衙门来操持。
“吏部?”
李二看着吏部的人员名单,脑中百转千回。
片刻之后,他摇了摇头。
将吏部的人员名单,放在一旁。
吏部的权力,已经够大了。
其他五部的侍郎,外派出去顶多晋升半级。
唯独吏部侍郎,只要外派,必定会是大都督,这早已成了定论。
将科举安置在吏部名下,明显是极不妥当的。
李二又拿起民部和礼部的名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