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收复京师(第 3/4 页)
因为战斗减员,大多小旗建制不满,每个人都有机会升任军官,所以大伙都兴致勃勃的抓壮丁去了。
一时间,京师城内怨声载道,哭喊连天。
这时候的北京城,经历了大瘟疫和战争的双重灾难,几乎家家戴孝。
稳定了几十年的80万人口,下降到不足60万。除去妇孺、残疾、年老体衰者,青壮年的男子不算太多。
但是从中抽出来四五万人的轻壮,还是能办到的。
在高第军士的皮鞭和嘶吼声下,数万人完成了从居民到战士的转变。
好在高第军中军服管够、粮食管饱,还能多领一些给家人送去补贴家用,新兵渐渐安定下来。
毕竟,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与此同时,李邦华正在反复阅读一份文件,那是高第亲兵送来的崇祯密旨。
他揣摩字里行间的深层意图,隐隐猜出来崇祯的用意,头皮一阵阵发麻,但是经历大难的李邦华,很是同意朱友健的想法,随及着手准备。
山海关外,朱友健带着300亲卫和1500飞龙军,走出城门。
因为长城沿线,尤其是京畿地区,各个关口已经无人防守。关外建虏狼狈北遁,山海关作为孤城,城内人马寥寥,业已失去了战略意义。
所以朱友健将此城当做了大号医院,留下500飞龙军照料,让伤兵在此休养。
其他飞龙军被派去燕山驻地,和岳家军汇合,补足装备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图纸。
更重要的是,全力寻找太子!
朱友健则带着两位皇子和四位文臣,在亲兵的保护下,沿途归拢高第的散兵,聚拢流民,往京师而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