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手到擒来(第 3/4 页)
龙案上的玉玺是为了正统之名,除此之外,还有尚宝监的几方玉玺也必须带出皇宫。
这是东山再起的重要物件。
明代有二十四宝玺,为明代皇帝世传之宝,是执掌江山社稷的权力象征。
此时危机四伏,不便全部携带。
朱友健只取了几枚,如调兵用的“天子信宝”。
下诰书用的“诰命之宝”“敕命之宝”。
奖励官员用的“广运之宝”。
其余19枚宝玺都被他和王承恩二人寻了一口水井,丢了下去。
朱友健又尽可能的搜寻了些金银后,疾行而去。
“走,我们出宫!”
“万岁,皇宫守卫森严,想要出去,谈何容易。”王承恩心里很没底。
“你太高看闯贼了。别说出宫,出城也简单的很。”朱友健虎步雄风,穿梭于贼兵之间面不改色。
众贼兵看到崇祯,皆以为是自己人,根本无人盘查。
本来朱友健还准备了一套说辞,用来应付皇宫守卫。
谁想压根没有守卫。想来,贼兵都去搜寻皇帝,争侯爵去了。
朱友健二人走在北京城内,所见全是兵荒马乱之象。
京城就像是凋敝的鲜花,再无昔日的繁华。
“如此治军,怪不得在历史上,李自成早早的覆灭了!”朱友健感叹。
“万……,小心。”王承恩见到两个骑兵在街道上如入无人之境,也不避行人,急匆匆的冲了过来。
王承恩心急,差点失口喊出万岁。
朱友健猛地转头,正要躲避,却发现王承恩已经拦在身前。
只见王承恩一个闪身就冲到骑兵跟前,一手抓住一根缰绳,低喝一声,四两拨千斤般将二人二马丢了出去。
“好身手!”朱友健不禁喝道。有此大内高手在身边,成功的几率又高了几分。
王承恩看到两个贼兵身上都有竹筒,猜测是传令兵。
趁着二人昏迷,直接下了杀手。
随及将竹筒取下,拿出里面的书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