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合作得厚道!(第 3/4 页)
此前的科技研发,孵化人工智能科技是和hw集团产研结合,孵化神经元链接技术及超级电池技术都靠的是国家和军方组建的科研组,才成功启动了孵化的团体模式。
若是以后要孵化一些不方便让国家知道太清楚,或者国家知道了也没意向的科技就麻烦了,必须自己找那些超大企业合作搞产研结合。
如果有自己的研究生团队,那就方便许多了,随时能够自己组成科研队伍开启群体科研孵化模式,尽管收集积分的速度可能比不上国家和军方组建的,但总比找不确定的企业合作要更靠谱些。
当然,长远来讲“奇点科技”以后发展壮大了,也可以常备一支技术科研队伍,也能充当科研组的角色,但就目前来说还不行。
打定了主意,方逐溪对两位教授道:“10个吧,招生的时候,可以为我招10名研究生。”
傅一山和王丽都很意外,他们原本以为方逐溪这么忙,很可能会选择不亲自带学生,不曾想还主动地要带10个。
这对学院来说当然是好事。
虽然方逐溪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除了在这个专业范畴内闻名,其他许多人未必知道,但上次方逐溪因为3nm制程光刻机技术曝光事件中,媒体对他进行了长篇报道,在全国学生之中的名声非常广,尤其在人工智能学院准备招录研究生的目标群体(那些学计算机、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中的影响力非常广,几乎可以说没有哪个学生不知道他。
所以如果方逐溪向外宣布招收研究生,一定会有大批的学生报名,争当他的学生。
忙活了好几天,方逐溪看到越来越多学院的杂务需要处理,再呆下去就要陷入无穷尽的事务中了。
找了个借口向两位副院长教授告辞,方逐溪赶过去了“奇点科技”总公司一趟,打算用一两天时间处理公司的事,再过几天估计惠城那边的第一次全固态电池实验就要开始了。
在“奇点科技”,宋心怡也是忙得团团转,主要业务还是“奇点义肢”那方面的。虽然她不在蓉城,但那边仍然有许多需要她决策的事项传送过来,而且在这边她的助手反而还更少了,也没有像于筱莉这样的干将可供咨询。
此刻,她正公司法务部门人一起,逐条分析“奇点义肢”传过来的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福康义肢提出的合作草桉,条件优厚得令人吃惊。
按照这个合作协议,福康义肢提供他们全部的生产线用“奇点义肢”的技术进行改造,以便能生产脑控义肢产品,在销售方面,福康义肢提供他们的所有销售渠道,优先销售合作的脑控义肢产品,而在利润方面,福康义肢只获取所销售产品利润的三成半,六成半利润归“奇点义肢”。
简单地理解,“奇点义肢”只需提供技术支撑帮福康义肢改造生产线,那所销售的所有产品利润就能分享六成半。
看起来这条件对“奇点义肢”太好了,宋心怡担心自己看漏眼或者没发现隐藏的陷阱,叫上公司的法务人员一起研究分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