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唐翰林院(第 1/3 页)

    翰林院的前身是学士馆。

    老李当年弄了秦王府十八大学士之后,发现学士这个东西好啊。

    在李唐开国之后,就上疏弄了崇文馆,后来自己当皇帝了就搞了弘文馆。

    因为学士馆与崇文馆、弘文馆的官职相冲突,把学士馆升级成了翰林院。

    翰林院就是有艺能的人供职的机构,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挂职于翰林院。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翰林院这玩意儿,不是在明朝被完成花的,是历朝历代把他都玩出来了新高度。

    无论在朝堂的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因为朱熹的出现,打理鼓吹翰林院,让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又光宗耀祖的事情。

    自此,翰林院又被提升了好几个段位,当内阁制度出现后,翰林院就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但到了魏忠贤被干掉之后,没人制约东林党了,翰林院就彻底变味儿了。

    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飞剑问道 剑啸灵霄 仙逆 大夏文圣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中州录 冰河洗剑录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星戒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