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天地阴阳大乐赋(第 3/4 页)
这天,碰到秦嗣源,老头有点忧虑的道:“老夫得到消息,如今上游已有四地被淹,黄河更是决了堤,等进入七月,涌过来的灾民会更多,到时江宁的城门怕是要关闭了。”
“唉,如今粮家已在飞涨,这次水患,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李牧只能默然无语,这就是脆弱的古代社会,天灾人祸随时要了人命。
城里沉闷的气氛,反倒让青楼画坊的生意更好了,不少官员士子嘴里忧国忧民,聚在画舫上饮酒作诗,夜夜笙歌。
倒还真做出了几首质量颇高,忧国忧民的诗词,受到无数人称赞,什么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赞誉之声都出来了。
官府这时也站出来了,在城外设立粥棚,同时号召各大商贾、富豪,捐款捐粮,去城外施粥。
竹记自然当仁不让,捐了一笔钱,又在城外设立了粥棚,这只是明面上的动作。私下里,已经准备人手,开始在灾民里大规模招工了。
苏家这边,同样为了应对灾情而准备着,连续的水患让各地的生意都在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闭店。
不过,该捐的钱还是要捐的,城外的粥棚同样也要立起来,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晚上李牧回家,苏檀儿罕见的心情不错,竟拿出一块巴掌大,颜色极其鲜艳的丝绸展示给李牧看:“相公,你看这个颜色好不好?”
李牧点点头:“这是你们改良技术研究出来的新染料?”
苏檀儿点点头:“嗯!檀儿花了好大力气呢!”
李牧道:“挺漂亮的,如果染料足够稳定,也算一大突破,肯定受欢迎。”
苏檀儿道:“我们正在做验证,看看有没有褪色变色的问题,到时拿下皇商就容易了。”
李牧知道她这次大概要失望了,不过这时也不便多说什么。
……
时间进入七月,城外的灾民更多了,整个江宁仿佛按了暂停键,除了极少数娱乐场所,大部分门店都门可罗雀,物价也打着滚的往上涨,特别是粮食价格。
随着汇聚的灾民越来越多,为了防止这些灾民涌进城内,城门不但被严密把守,每天也只开启数个时辰。
这种情况下,城里的气氛越发的压抑,连李牧也把大部分的心思放在城外大片大片的在灾民上,招揽工匠,选拔护卫。
工匠方面,由聂云竹牵头,葫芦谷地方足够大,粮食足够多,计划和正在建设的工坊足够多,有数千的用工名额。
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灾民汇聚,想招这么多有一定手艺,或者读书识字的人,还真不容易。
护卫的招收,是李牧亲自负责的。
无他,练武也要看资质的,资质好的就是比资质差的练得又快又好。
不过,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眼力,能分辨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习武天赋,李牧只能亲自来。
幸好,有足够数量的灾民,供他挑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