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张筹备(第 2/4 页)
“给股份?”周春红疑惑道。
“对,给股份。”
李牧又解释道:“我前段时间在图书馆看过一本管理学书籍,上面讲述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其中就有如何留住人才。”
“不要让他成为单纯的打工者,给他们配股,让公司的利益和他的利益绑在一起,有主人翁精神,自然会用心工作。”
听到还要给股份,周春红顿时犹豫起来,对她来说,这是拿自个的钱分给外人呀。
李牧接着说道:“妈,股份也不是白给的,这是一种激励制度,对公司发展有好处。”
“比如,拿出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对张老师做一个激励制度,设立一个五年期的奖励计划。”
“今年设定多少利润,如果张老师完成了,就给他五个点的股份;明年再设定一个更大的目标,完成了,再奖励五个点的股份。”
“一直持续五年,如果设定的目标张老师全部完成,那时公司的规模可想而知,即便剩下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也赚大了。”
“到时他也成了股东之一,即使没了股票激励制度,也不会离开,因为他的利益已经和公司绑定。”
“如果他完不成目标,公司发展的不尽如人意,拿不到股份,他也没话说。这证明他没真本事,咱们还留他干嘛!”
一席话说完,周春红沉默了很长时间,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但,小市民的思想作祟,又不舍得白白送股份。
李牧再次劝道:“妈,目光要放长远,看似放弃一些股份,有时候会收获更多。一家价值一百万的公司,它的百分之百股份;一家价值一千万的公司,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
“让你选,你要哪一个?”
周春红自然明白儿子的意思,股份全都留在手里,发展不起来有什么用;股份分出一些,合伙人更有干劲,公司发展壮大了,手里股份价值反而更高。
她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当了一辈子基层员工,有些小市民思想,不能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难做出一个合适的选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