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供不应求(第 2/3 页)
“那好,购买日化厂的2980万元和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国家政策在五年内分摊,如果政策允许,尽量加速折旧。另外,可以的话,多买几辆汽车用于生产和办公,”
“万里雪的集团和生产厂家,员工工资方案出来了没有?”
张伶俐有点惴惴不安说:“按杭州市去年平均工资的150%拿了一个方案草案出来。”
“不行。”众人一愣。
“重新拿方案。最少是杭州市去年平均工资的250%到300%。要让人们知道万里雪是明星企业,是人人向往的企业。”
陈天锦苦笑着说:“宋老师,到时候找张伶俐的领导会把门踢烂掉。都想塞人进来。”
“不怕。我们把万里雪的人事关系挂到京城华科院的下属机构,进人必须得到华科院的同意,请他们去找华科院。”
“你们再算一遍年度的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除以3650万支,那才是每支产品的最终成本。”
“那900万支不纳入成本了?”
“张伶俐,你和财务商量一下,纳税一分钱都不能少。成本吗?材料肯定要算,其他的你们看着办。你们算准点,我先出去抽根烟。”
说完,宋卫星叫上陈天锦和罗泽元出门抽烟去了。
半个小时后,一组数据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宋卫星想了一下,说:“形成最终决议。出厂批发价每支250元,全国统一零售价每支300元。额外生产的900万支,400万支纳入公司统一销售。张伶俐、陈天锦和罗泽元有权在剩下的额外生产产量内,每人每年限量100万支,按每支225元的权限批发,你们要慎重使用这项权力,不要搅乱了全国的市场,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优先照顾雪中送炭的人;我限量200万支,最终最低批发价每支200元。不过你们最好不要让人来找我。王颖有需要可以找我。”
“利润率太高了吧?”“想都不敢想。”会场内顿时七嘴八舌,乱成了一锅粥。
“一个月后再次开会讨论价格问题。先按这个方案执行。”宋卫星一锤定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