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迥然不同的遭遇(第 2/3 页)
“你们有没有考虑与第三方合作来进行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运作。”
这些问题,宋卫星和尹科军早就探讨过了,所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正是我们希望的。”
“请问一下,你们试验的组方是个什么量级的组合?”
“万级。”
“那么你们用了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么多的组合试验?”
“我们运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对万级的组方进行优选,所以我们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优选出性能最优异的组方。”
“两个月完成了万级的组方优选?用的是华罗庚的优选法?”一位副主任喃喃地自言自语,一边迅速地记录在本子上。
“我们可以合作进行类似新材料的开发吗?”
“在不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可以。”
“我们可以利用青松公司的科研成果,合作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吗?”
“可以。”
类似的问题,连珠炮似的轰来。宋卫星不再一一回答,他郑重地说:“我们科技工作者都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我们的科技成果奉献给我们的祖国——华夏。奉献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能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军事实力的提高有帮助,我们青松公司都愿意。尹总,是不是?”
你都这样说了,你让尹科军怎么回答。尹科军一脸正气地说:“宋教授说的就是我们青松公司的共识。”
一直没开口的华科院侯副院长开口了:“青松公司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我代表华科院表态,华科院愿意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和青松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尹总,你们的意见呢?”
“可我们只是一个微型企业呀?”尹科军不敢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砸在自己的头上。
“但你们是有能力有情怀的科学家。”
拿到了新材料的测试报告,青松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几个校友,两个职员,十个实习生,还有尹科军请来的尹青松的生前好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