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办法了(第 2/3 页)
有一天,周志东在家看电视,电视节目正在播放的内容是: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被专家鉴定为赝品,专家“好心”帮忙卖了17万元,后来这幅国宝在保利公司拍卖会上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
这集电视普法节目居然让周志东大受启发。
上次黄超在汇报工作时说到,现在手下的矿产鉴定中心的宝石鉴定业务量大增,但拿来鉴定的样品90%都不是宝石,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石头,工艺品,玻璃,塑料,还有人工合成的仿制宝石,但其中也不乏有真正的宝石。
拿来鉴定的除去家族世代流传有序的玉石、猫眼、翡翠等宝石外,大部分委托人对鉴定物一无所知。
这就给了周志东和黄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机会。
有一次,一位委托人拿来鉴定的一块大型绿松石,被黄超鉴定为注胶注色的菱镁矿,委托人骂骂咧咧连样品都没要就走了。后来,周志东让黄超找人把这块绿松石分割开出售,大赚了一笔。
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为了财源广进,细水长流,周志东和黄超勾结在一起,策划了把高档高价宝石鉴定为低档低价宝石,把真宝石鉴定为人工合成宝石或仿制品的敛财之路。
周志东和黄超的敛财行动一直顺风顺水,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小钱还是源源不断,每个月都有进账。直到这次黄超踢到铁板上。
黄超这次是被那块钻石原石把眼睛给晃瞎了。满脑子都是如果能顺利地把钻石原石鉴定成锆石,再低价收购到手;或者把鉴定样品调换成锆石或莫桑石,100多克拉的钻石呀,下半辈子就不用再打拼了。
所以人无论干什么都要冷静,不能动不动就热血沸腾,不管是金钱上脑还是精虫上脑,都容易出事。
黄超这次的主要过错就是没有仔细观察委托人。
那个老头无论是谁来看,一搭眼都能看出是个读书人。这点看错了还不要紧,要命的是居然没看到装那两块石头的帆布袋就是地质勘探队用的帆布袋。
同行本来就是冤家,你居然还想骗同行。
说实话,老头没骗成鉴定中心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黄超的习惯是把自己看上的猎物,下意识地认为已经是自己的财富了。老头没骗成,就等于自己口袋里的钱丢掉了。所以,几天来一直闷闷不乐。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