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贸易市场的收获(第 3/4 页)
君亦暮在里面看到一个接近米质地鸡蛋大小一般的玉石,扁扁的,有点像药丸瓶又不太像,蹲下来看了看。
张帆对这一片很熟,给二人讲了区域,主要以玉石,陶制品,木制品,书画,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二人了解了大概,在这里的行业之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家不用说都知道,不确定买,就不能拿手碰,其他地方不知道有没有,那就不管了。
这里鱼龙混杂的,每天人来人往,大家不得不小心,毕竟要养家糊口吗,主要目的是保护商贩自己的物品,一但有货物在谁手上有破损,那谁就要买下来或者自己承担。
大家也能理解,有些货品比较碎弱,确定要买时大家会心照不宣带上手套,起一个保护作用。
就在这时小摊主看到眼前的客户在自己的摊位停了几分钟,确定是有要买的。
小摊主开始推荐,“喔~这个是鼻烟壶,玉质是冰种,比较次的一种,旁边这款就好些,款式也很不错。”
君亦暮戴上手套,拿起玛瑙俏色冰透鼻烟壶,白色白玛瑙原色,在灯光下很透。
让她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鼻烟壶画,也是查了不少资料,内画鼻烟壶是一种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它将水晶、玛瑙、料器等与绘画、书法艺术结合的技术。
鼻烟壶原本就是一种采用多种材质,多种工艺,多种技法的综合艺术,而内画鼻烟壶是在这种基础上,更增加了绘画。
它是在以水晶,天然水晶,玛瑙等材质的鼻烟壶内壁,采用特制的勾笔,特殊的技法,通过如豆的小口,绘制出一幅幅维妙维肖的油画、国画(山水,人物,花鸟,肖像,书法等)可以说汇大千世界于一壶,展草虫秋毫与掌握之中。
内画这一源自清朝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之后,似乎已不再拥有昔日的辉煌。
现如今很少看到这些匠人或者匠品,或许是现代文明冲击内画自身的缺陷,使得这一传统手工艺一度陷入困境。
那为何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让它们重现江湖?
试一试吧!
君亦暮买了两个不同的材质,一个玛瑙,一个是玻璃,要拿一个先试一试水。
体积小,但也挡不住钱包啊,毕竟好贵的。
来不及感叹钱包越来越瘪,看着两个鼻烟壶思考了起来。
毕竟怎么画就成为一道难题!
每一个无法被广泛制作的技术背后总会伴随一些难度,时间,成本,精力,技术,都会有一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