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五章 还是长生(第 2/4 页)

    其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方式主要是派遣能人异士四处访求仙人,比较著名的就是秦始皇时期的徐福,带着两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

    作为现代人,我们当然觉得神仙是无稽之谈,但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古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问题,当时的人对世界的认知没有我们这么丰富,对当时的皇帝来说,那些装神弄鬼的方士所展现的奇淫巧技可能等同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高深物理学,毕竟“相对论”一般人也是看不懂的。

    值得一说的是,先不管“相对论”如何如何深奥,首先这名头响得就让人望而生畏,我们该不会也被人骗了吧,也许“相对论”就那样,也基于1+1。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求长生的记载,我看的不多,侧重点在丹药。

    当时,中原和天竺交流还是蛮多的,《资治通鉴》里面就有记载说天竺僧人进献过三次长生不老药,李世民拒绝了两次,最后快不行了,勉强服用一下。

    这里面有一点还是可以质疑一下的,《资治通鉴》中说李世民不信世上有长生不老的方法,不然为什么会拒绝两次呢,其实我并不觉得他真的拒绝了,毕竟谁知道他吃没吃呢,而且当时的皇帝对自己的历史形象也就是在后世之人眼里的形象还是很在意的,已经不像千年以前那样狂野了,不然刘邦为什么会流传下来那么多黑历史。

    也许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历史形象,设计了一个骗局,谎称前两次没吃,表示自己知天命,第三次吃了,可以解释为情有可原,毕竟快死了。

    晋哀帝司马丕是个短寿皇帝, 其短寿乃是因追求长寿所致.司马丕二十一岁即位, 即位不久, 年轻的皇帝就迷上了长生术, 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 断谷、服丹药。

    丹药是以雄黄为主要成份的热剂, 对于年迈体虚者尚有强体作用, 而晋哀帝正值青壮, 服药后, 药性大发, 以致于不能听政, 遂由褚太后再次临朝,药剂的作用使得晋哀帝年仅二十五岁便一命归西。

    同一时代,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也来以身试药。

    拓跋珪雄才大略, 十六岁建立了北魏王朝, 随后不停地征服外敌、击败内部挑战, 迁都、立官制、定律令, 堪为一代人杰。

    然而三十刚过就把注意力转向服丹药, 纵欲, 求长生。

    拓跋珪经常服用的寒食散, 最初是在太医令阴羌的指导下有节制的服用, 自阴羌死后, 寒食散中的毒性发作得愈来愈甚, 在毒性的攻击下, 拓跋珪日渐变得精神失常, 加之灾变屡次发生, 拓跋珪在宫中的夜忧懑不安, 心神再也平静不下来, 或数日不食、或达旦不寝, 喜怒无常, 多疑。

    象个幽魂, 不断地独自追思既往成败得失, 白天黑夜滔滔不绝地自言自语, 仿佛与身边的鬼物争论.朝臣进见, 拓跋珪可能会忽然忆起与该臣往日的嫌隙, 下令立斩。

    大臣们因忧惧或面色失常、或喘息不定, 或行步快慢无节、或言语失措, 拓跋珪便会断定其人怀恶在心, 变见于外, 乃亲手殴击.由此而死者皆陈尸于天安殿前。

    两宋期间, 朝廷务实、谨慎, 长生术对皇帝的吸引力大有减退。

    沿至明清, 帝王们似乎不再坚信人能通过某种法术或药物达到长生不死, 尤以康熙皇帝对生老病死之事最为清醒, 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他比我懂宝可梦 别叫我恶魔 全职剑修 重生都市仙帝 割鹿记 红色莫斯科 元始法则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东晋北府一丘八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是心跳说谎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夺嫡叶娇李策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安徒生童话 疾风吻玫瑰 惊落晚秋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地狱公寓 我的锦衣卫大人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