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蛊(第 2/4 页)
蛊早为三苗先民用于情誓,两只为对,亦称情蛊。相传有汉族男子进入苗疆,见苗女多情,便居住下来,待二三月后,借口离开,许久不回,苗女自尽,汉人蛊飞人亡,于是谈蛊色变。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蛊并不是只有女人才会,其实男的也会,只是蛊的种类不一样罢了。
而蛊的起源就跟咱们的巫祸之乱应该是有一些关联的。
蛊术作为苗疆秘术声名卓著,很多人都对其深信不疑,在苗族地区,甚至有“无蛊不成寨”的说法。
据说到了苗族地区,女人比男人威胁还要大,尤其是见到了年轻的寡妇更要格外留心,因为她们极有可能是蛊术师。
如果外乡人入了她们的法眼,这些女子就会暗中把蛊虫下到受害人的饮水或者食物内,很快他们就会染病,而且一般的医生根本无法医治。
其实,跟我这个症状就是极为的相似,我就是因为喝下了徐老头儿给的酒才这样的。
之前我并不知道,他给我下的这个蛊会让我有什么样的症状。
他们会对中了蛊术的外来人说,你这是中了蛊术,非要蛊术施放者才能医治,结果受害人就不得不被蛊术师控制,沦为她们的奴隶。
这些女蛊术师最常使用的蛊虫是蝎子或者蜈蚣,而毒蛇和蛤蟆因为体型大一些因此不太好控制,也难以起到隐蔽的效果。
她们将蝎子或者蜈蚣捉来以后,一般是养在瓦罐里,为了增强其毒性,她们会用自己的天葵之血对蛊虫进行喂养。
这样一来,得到的蛊虫要明显大于常见的毒虫,另一方面这也是让自制的蛊毒产生一种独特性,因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无法解除。
等蛊虫养成后,用火加热瓦罐,将蛊虫烤死并烘干,最后再用石杵将其碾碎成粉末状,这样蛊就制作好了。
平时蛊术师将这些粉末藏在自己长长的指甲内,一旦有了释放目标,则在对方的茶碗或者饭碗内轻轻一弹,蛊术就算释放完成了,只等对方中毒即可。
具体的释放方法也很有讲究,根据目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对策。比如用两根手指弹出粉末,那就只是用来惩戒对方或者打算奴役对方,这样释放的蛊术是可以被治好的。
但如果用三根或者四根指头弹出粉末的话,那就是大剂量蛊毒,中之必死无疑,无法解救。
除了那种为了奴役对方而故意害人的情况以外,苗族人释放蛊毒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复仇。而具体到女子而言,这种仇怨则多产生于男女感情,女蛊术师因爱生恨,因此要用残酷的手段折磨负心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多个女子之间互相竞争,为了干掉情敌,她们会用自己炼制的独门蛊虫去暗害对方。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失败的一方则会死得惨不忍睹。
苗族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蛊术,比如泥鳅蛊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