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风水家始皇帝(第 2/3 页)
这种说法暂且不做讨论,但是咸阳有龙凤之势,日月地表,却是一个风水俱佳的宝地。
在雄伟壮丽的九嵕山山脚下,是云雾缥缈之中莽莽苍苍的八百里秦川,古城咸阳就安卧在这秦川的腹地。
此地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孕育了周、秦、汉、隋、唐等12 个王朝千余载的帝国,是名副其实的“龙脉”之乡。
堪舆家认为,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府库。水域则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
茫茫八百里秦川有一条渭河从南穿行而过,更加丰富了咸阳的龙脉气象。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咸阳因渭水而丰。
传说有一年立春,秦王嬴政要在渭水河畔春祭。当大家浩浩荡荡地赶到祭祀地点时,发现渭河之水流动的声音异常,而水面却与平时无异,非常奇怪。
当春祭大典开始后,渭水河上突然浓雾重重,久久不散,正在大家惊诧之时,只见渭水河突然波涛翻滚,河水掀起巨浪拍向岸边。
众人急忙护驾,突然一条苍龙从河中一跃腾出水面,溅起漫天水花。秦王岿然不动,冷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那条苍龙在空中盘旋三圈后,飞到秦王面前,向秦王连点三次头,而后一跃潜入水中,渭河一切又恢复平静。从此以后,渭水就被秦王称为“圣水”。
受到渭水的滋养后,成就大业的秦王便也以“水德”自居。根据五行的理念,周朝属“火德”,代周而兴的秦自然属“水德”。
水德旺于十月,所以秦立法中便以十月岁首;水对应五行中的黑色,秦便尚黑,衣服旌旗都用黑色;水的成数为六,秦的符信、法冠等长、高六寸,车宽六尺,驾车用六马,以六尺为一步。大秦一朝,处处可见“水德”之印痕。
秦始皇如此钟情于“水德”,除感天命、蒙恩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拥有众水之丰的咸阳对他一生霸业的孕养。
依山傍水不仅是风水的选择标准,在军事上意义也非常重大。
秦国从独立为一方诸侯开始,屡次迁都,都和风水有关。比如最初秦国以秦宁(今陕西华县峪乡一带)为政治中心,就是看中秦宁东有凤凰岭作屏护,北有渭水,西南有沙渠水环绕。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