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不可信(第 1/3 页)
吴晓雅是这么对我说的,她说:“我并不是爱慕虚荣,我是无意间被牵扯进去的,那是一个团伙,他们专门骗女大学生,我是为了救我同学不小心卷入进去的,而我找我爷爷也并不是因为钱,是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发现了那些团伙里居然也有阴人的存在!”
吴晓雅这说的确实是让我一愣,阴人?
吴晓雅虽然不是阴人,但是他爷爷算是,她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但是她说,她在哪个团伙里发现了阴人的踪迹,这个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我没有记错的话,阴人在某些方面是不能够直接插手社会上的运转的,而吴晓雅说的是,有人再利用这个渠道,骗女大学生做一些禁止的事情。
比如,配yin婚!
史上有资料记载的最早阴婚,应该是商王朝的王后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她是一位巾帼英雄,率领商军南征北战,为商王朝的领土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妇好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还同时是一个主管祭祀、占卜的祭司。
妇好三十多岁时,因为难产去世,商王武丁非常难过,先后为妇好举行了三次阴婚,分别将妇好“嫁”给了他的三位祖先,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汤。
武丁的做法在现代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是阴婚,也是**行为。但在遥远的古代,可能武丁认为将妇好“嫁”给英明神武的先祖,是对她最大的保护吧。
或者,在那个时候,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嫁给父、子乃至先祖,都是可以接受的风俗,就如同王昭君到匈奴后,先后嫁给匈奴王父子一样。
商朝时就有了阴婚,周朝时却明文规定不许阴婚,《周礼》记载:“禁迁葬与嫁殇者”,《周礼》据说是周公旦所著,或说是战国时人假借周公旦为作者。
但不管是周公旦本人还是战国时人假借,都足以说明周朝的官方是不赞成阴婚的。
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着阴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言的。
不过,《周礼》并未能完全阻止阴婚这一传统风俗的发展,到了后汉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一个事儿,就是曹操给儿子曹冲举行的。
一向奉行节俭的曹操大费钱财为儿子办了这个事儿,可见这个在传统文化中的力量之大。
在亲情面前,浪费点钱财真的不算啥。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