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艺术含量很高(第 2/4 页)
说起来简单,但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尤其是瓷器这种工艺繁杂成本高昂的工艺品,这是真正的技术活儿,只会舞文弄墨的艺术家一般掺和不进去,主要创作者是工匠,匠气太浓。
但德化窑不一样,重点在雕塑环节,这个环节可以让精通雕塑的艺术家尽情施展自己的手法,完成雕塑这个环节之后再交给工匠进行烧制也不影响整体工艺流程。
所以,德化窑的瓷雕作品整体艺术含量更高,尤其是精品瓷塑,看着就很不一般。
此时此刻,徐青看到的这一尊德化白瓷水月观音立像就是一件典型的精品瓷塑。
在神佛造像这块,其实是有严格的标准和图谱的,尤其是佛造像,眉眼怎么画、嘴巴这么勾勒、穿什么、戴什么,都有标准,《造像度量经》就是干这个的,研究透这一本书,工匠们在做佛造像的时候就有规可依,不至于犯忌讳。
但也因此被禁锢在一个圈子里,再难突破,造出来的神佛造像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然而,对真正的艺术创作者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在遵循基本原则的情况下稍微做一点点小的改动就能使同题材的作品演化出更丰富更多彩的艺术效果。
这也正是德化窑瓷塑赖以成名的点。
徐青看到的这只水月观音就是这样一件经典,和常见的观音像不同,开脸清丽且略带妩媚,身形苗条,眉眼不见慈祥,反而多了几丝少女怀春的味道。
动作神态也更像一个少女,站在被海水托起的莲瓣上微微扭头下望,仿佛对着海面欣赏自己的绝美容颜,颇有顾影自怜的味道。
但头顶的一轮圆月提醒读者,观音欣赏的不是自己的容颜,而是月亮在海水中的倒影。
这就很有趣了。
把菩萨从早已经固定的印象中挣脱出来,做了更拟人化的处理,但又没有完全摆脱观音菩萨的形象,圆月、莲瓣、八宝纹头饰等细节全是菩萨的身份标识。
一句话,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把常见的神佛造像所特有的匠气一扫而空,留下的只有创作者本人创作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创作理念。
哪怕以刘长安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艺术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