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第 1/2 页)
“各位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五湖市是个特例,我们必须要区别对待。”
会场里刹时一静,好奇这位又有什么想说的。
林立朋更是撇嘴,以为李秀成是死鸭子嘴硬,嗤笑道:“哦?我们怎么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李总请赐教!”
李秀成深深的看了林立朋一眼,然后无比自信的笑道:“因为五湖市的发展路线规划注定了老码头将承担绝大部分五湖市,甚至周边省市以及往内陆铁路进行中转的货运压力。
这一点目前是看不出来的,因为青江码头和铁路分担了相当一部分货运压力,特别是青江码头,因为市区新建道路路况良好,不少货物都是走的青江码头往火车站和周边县市分散。
这种情况下老码头的运转效率如何呢?据我们设计部专家取得的数据来看,差不多一直在满负荷的70%左右进行运转。”
说到这里,他眼神睥睨,横扫全场,朗声道:“敢问各位,能保证按旧式方案建成的码头能满足青江口和铁路释放出来的运力压力?
能吗?”
近乎质问的口气让所有人呼吸一滞,特别是同样站着的林立朋,最后被李秀成如刀的目光直视,感觉脸皮都有些刺痛。
他硬忍着想要避让的念头,毫不示弱的说道:“扩建应该可以。”
“不要说应该!”李秀成轻蔑一笑,淡淡道:“我明确告诉你,不可能!
我和刘专家探讨过扩建的问题,旧码头规模卡在水深最合适的区域,刚好能满足货船的水深要求。
再扩建也只能进行水深治理和客船分流,这点各位应该没有考虑吧?
我们在最后的方案附件中是有提出来的,可能刚才时间不充裕专家组略过了。”
听到这里,几个专家冲到罗登华跟前,抢着翻开了方案,边看边叫道:“确实是这样,考虑周详,考虑周详,是我们大意了。”
这叫声听在林立朋耳中只感觉十分刺耳,咬着牙面无表情的坐回了坐位上。
那些刚刚呱噪的观众更是紧紧的闭上了嘴,一副我是好学生的样儿,乖乖的竖起耳朵倾听着。
李秀成直接无视了林立朋,继续解释道:“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深,各地货运要求将极速提升,码头面临的运力压力将空前巨大,后续势必会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以谋求更快速的装机效率。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