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势(第 2/3 页)
夫子手捻银髯,缓缓道来:
“你二人错在考虑问题不全面。
“关于藩王进京一事,依老夫来看,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假如兖、青、徐、扬、荆、凉,六大藩王齐至京都,那么他们自身则必危矣,皆因为他们给朝廷提供了一网打尽之机,皇帝宁可拼着杀害至亲手足的名声不要,他也会这样做。
“况且事情真发展到那个地步,皇帝受百官胁迫,也由不得他做主,削藩这件大事,绝不由皇帝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此为大势所趋。
“你们要清楚,这大好河山,可不仅仅是他们秦家的,更是天下无数个士大夫的。
“其二,六大藩王听调不听宣,只要有半数藩王不到,那么其他几位身在京都的王爷,就一定是安全的。
“朝廷不仅不会为难他们,反而会大肆封赏,这是做做样子,给其他藩王看。”
邱、赵二人听罢,这才恍然大悟,旋即冲上施礼道:“夫子一言,弟子等茅塞顿开。”
南宫夫子摆摆手,笑道:“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么,非也,真正的学问,才刚刚开始。”
说着,他从蒲团上起身,踱步来到明堂处,遥望着西方冀州,幽幽道:“以上两种情况,不管出现哪一种,朝廷都是赢家,受损的只会是六大藩王。”
夫子看向赵羽:“我来考考你,假如出现第二种情况,你认为朝廷受益在哪里,诸位藩王又受损在哪里?”
赵羽心性纯良,但却不傻,他旋即反应过来道:“朝廷恰好抓住那些不来京都探病藩王的把柄,给他们安个大不敬之罪,然后借机对他们下手,而那些受到封赏的藩王,只能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朝廷将他们个个击破。”
“孺子可教也,”夫子补充道:“这就是朝廷真正的目的所在。”
邱、赵二人再度施礼。
“为师今日之所以问你们这个问题,其本意就是想告诉你们,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只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
“比如这次皇帝称病,假如由其他藩王来演,有人会搭理他么?恐怕只会嗤之以鼻,这就叫做大势。
“你们记住,大丈夫处世,要善于审时度势,更要善于利用势,乃至于造势,唯有如此方能无往而不利。”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