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章 吞狼逐虎(第 2/2 页)

    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在黄河流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口迁移,开发荒地,然后才具备了养活众多人口的基础。耕地不足,产出粮食就不足,也就压制了人口的增长性。

    明清时期有谚语“湖广熟,天下足”,意思是称赞湖南湖北的粮食丰富,为天下之粮仓。可那是一千三百年后的说法,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完成的结果,目前的湖北都是荒的,并无多少的耕地。直到西晋动荡,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北方士族为避战乱,不得已举族南下,史称之“衣冠南渡”。

    据记载,当时南渡人口数量超百万,给南方带去了大量人口,这才大力开发南方的经济,目前开发南方经济的也就只有孙十万一人。

    农业为一国之本,即使一千八百年后成为现代化国家,按照统计也需要保持十八亿亩耕地,才能自给自足14亿人口的饮食问题。

    这也是古代王朝愈到后期,人口愈多的原因,因为几千年来的积累,耕地数量稳步增加,即使因为偶然的乱世导致大面积的荒废,可战乱一结束,仍然会把田地拾回来,继续耕种。

    第二个问题,则是农业技术略微上升,跟耕种的种子,增加粮食产量的效果。

    明代引进的红薯增加了粮食产量,丰富了古人的餐桌。

    但是效果并非极大。

    网络小说当然喜欢鼓吹一番红薯高产量给中国带来了人口的翻倍,虽然红薯种植简单,对土壤要求没那么苛刻,平均亩产在4000斤左右浮动,产量是小麦的数倍,好像主角一从国外引进了红薯,就能开始暴增粮产似的。

    其实从亩产来看,红薯确实超过小麦、大米一大截,但红薯的淀粉含量,只有小麦的四分之一不到。有吃过的都知道红薯不经耐,易饿且容易胀气。淀粉是供应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转化为葡萄糖。如果公孙修照搬网文男主的模式,把整个辽东都种满红薯的话,那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饿着肚子。

    所以唯一的念头是,好好种地、开荒,先把粮食积攒起来,才能筹备实力,在这个三国争霸的时代分上一杯羹。

    辽东缺少人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登记在册仅三十五万民,三万兵,以及新俘获的三万人俘虏,总数仅有四十一万人口,要想成就一番宏图霸业,极为困难。

    公孙修视察了各地的土地、民生情况,也视察了水利、农业灌溉等问题,辽东目前来说没有什么兵患,司马懿虽然退兵回洛阳,可毌丘俭依旧镇守在幽州,手上的兵力不容忽视。

    正当他在午睡的时候,贾范快步奔进寝宫,喘着粗气,一手扶着门框,脸色红润,把公孙修都给惊醒了,连忙坐起身来,皱眉道:“贾老,有何事如此慌张?随便命一个下属过来汇报不就好了。”

    “王上,喜事啊——”

    贾范好容易缓过劲来,在亲卫的搀扶下落座,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王上,刚刚洛阳传来消息,曹睿——他,他已经驾崩了,曹芳登基为帝,司马懿跟曹爽为辅政大臣。”

    公孙修闻言脸上并没有过多的惊讶,心想这个时候曹睿要是还没死,那可就历史真的改变了,淡淡一笑:“孤早已知曹睿阳寿将近,果不其然,他这驾鹤西去,留下的孤儿寡母可就要受尽欺凌了。司马老儿这个家伙,也有苦头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