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一点仁心(第 4/4 页)
顾盼道:“一死而已。大丈夫战死沙场,本就不是坏事。昔年来兴国举城投降时,我便该当战死报国的,能够活到今日,已是苟且,不如一战而死,既报国家,又报兄弟!”
姜海晏心一沉,情知顾盼既已有了赴死的打算,便很难再说服。
他与顾盼本只是萍水相逢,并无深交,即便眼睁睁看着顾盼赴死,亦无不可。只是顾盼青眼待他,姜海晏心中欢喜,不愿他就此身亡,便凝神细想,措辞劝说道:“顾三当家,你本是一个与蒙古人不死不休的人,是也不是?”
顾盼不解其意,道:“是。”
姜海晏又问:“常大侠亦是对蒙古人恨之入骨,是也不是?”
“是。”
姜海晏道:“那你道常大侠为何不上险马岭来、与你们合力对抗蒙古人?”
顾盼蹙眉一想,“是……因为我等是绿林草莽,他自是不愿与我们为伍的。”
姜海晏摇头道:“非也。他之所以不来,非是因你们是土匪身份,而是他情知即便身在险马岭,能做的事情,也屈指可数。至少据我这几日上险马岭以来的了解,蒋相种胸无大志,只想保有自己在险马岭的势力与地位、无意与蒙古人死磕到底;石崇武一介流民,又只盼着大酒大肉、大富大贵而已,甚至若有机会,他二人定会叛归蒙古,绝不犹豫。与这样的人在一块,怎么可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呢?常大侠不上险马岭的原由,想必在此。我猜,自你上山这些年,纵是有心想劫掠蒙古人、干出一番大事业,也处处收到此二人的制约,一样过得十分不如意罢?”
顾盼自率部上山以后,始有发觉——当年那个宁愿落草为寇也不巴结蒙古的蒋相种,其实骨子里并无对抗蒙古的决心。
——他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这倒罢了。
每每自己有争对蒙古人的行动,往往还会受到那二人掣肘,果如姜海晏所言。
当下听了这席话,顾盼大有所感,只是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