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寻仇踪迹(第 2/3 页)
姜海晏虽只听到贯只哥的一个理由,也足以知难而退,叹了口气,便熄了这个念头。
贯只哥一路走出地窖,一面又笑道:“说起来,来兴国开城投降,于大元而言,亦是有功之臣。若非他如今已死的常健手下,姜兄弟要寻他复仇,只怕还要麻烦不少……”
姜海晏听得出,他的话里,含有些许警告与试探的意味。
姜海晏却不假思索地回道:“杀父灭族之仇,不共戴天,岂能因为麻烦就不报了?”
贯只哥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道:“姜兄弟真乃大丈夫也!”
姜海晏又道:“不过,既然如今来兴国已经下地狱去啦,那就不必要再假设这些子虚乌有的麻烦啦。请贯公子放过常健一命,委实是强人所难,但常健于我算也有恩,只待他行刑之后,允我替他收敛尸骨,好生安葬,以报此恩,不知贯公子意下如何?”
贯只哥啧啧称赞道:“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姜兄弟,我果真没看错你!既然如此,我便允了你的请求啦。”
姜海晏拱手道:“如此,多谢贯公子!”
……
一行人回到前院,早有下人备好饮食。
贯只哥就坐主位,陈中侍立他身后。下首只有一方坐席,正是给姜海晏准备的。
姜海晏受宠若惊,却不曾多言,径自入座。
贯只哥举起早已注满酒浆的杯子,向姜海晏道:“一杯薄酒,还望姜兄弟勿要嫌弃,来!”
姜海晏举起酒杯,浅浅抿了一口。
在唐城山上十来年,姜海晏跟随慧圆,自然是不会饮酒的。倒是姜家寨被屠之前,他曾饮过自家酿的甜酒,似糖一般,十分好喝。但眼下喝的酒,却与甜酒不同,姜海晏只觉有一股辛辣味道,于是当即放下了酒杯。
贯只哥问道:“瞧姜兄弟尚未加冠,年纪理当不大罢?”
“离加冠尚差一年多。”
贯只哥忍不住感慨道:“倒与我差不多。不想你年纪轻轻,剑术已经耍得如此出神入化,若是能够走上正途的话,假以时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啊……”
姜海晏知晓对方是在拉拢自己,故此不吝赞美,便道:“贯公子过奖啦,我练剑七八年方有这点微末技艺,实在不足挂齿。”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