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章战后(第 2/4 页)
淮安侯也没说什么,跟随景泰帝回到宫中。
对于淮安侯此举朝廷上下都是称赞,淮安侯仁义。
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全然忘了景泰帝先前的战略意图,不放走进关的一个胡人。
即使有人对淮安侯有微词,也是不敢说话。
毕竟此刻淮安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站在大义上,谁也不能说他的不是,即使做错了,谁也无人敢指责,否则就是枉顾七十万条性命。
在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后,景泰帝没有赏赐,也没苛责,只是让淮安侯好好回去修养,为国在立新功。
景泰帝的语气虽温和,但众人都听出景泰帝的不满,这是要淮安侯在咸阳养老了。
相比淮安侯的盛大迎接,太子回咸阳,则显得落寞许多,直接被五花大绑如押解犯人般带到咸阳。
众人不敢过多评论淮安侯,却对太子没什么顾忌。
有吹捧太子的,以五千之众拖住胡人几十万大军,为秦国援军,争取到时间,并且也救出大量的百姓。
也有诋毁的,轻军冒进,损兵折将,一朝太子差点成了胡人的俘虏。
更有甚者,直言不讳道:“一国太子,为了保命,居然朝手无寸铁的百姓升起屠刀。”
简直是耻辱,如此心狠手辣,不配当太子。
而一项力挺李乾的儒家也在此次风波中闭上了嘴,他们感觉到有人在推波助澜。
引导舆论一项是儒家的惯用伎俩,还不等他们把李乾打造成一个孤军奋战的英雄时。
舆论就彻底被人控制住。
在摸清是谁动手之前,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儒家靠的就是仁与礼。
对方抓住了儒家的七寸,不知是为了太子,还是为儒家而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