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皇子求学(第 2/4 页)
真正的事,是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李叶无趣的坐在景泰帝旁边,翻看案桌上奏折。其实也很无聊,都是一些废话。
比如,问安的奏折。常常都是废话连篇,“一句陛下您好吗?”他们非得用十几甚至几十句,来彰显自己的文采,李叶看得十分头疼。很少有些实事。
很快,今日朝堂的奏对就已完成。大太监何五,像往常一样。大声吟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人群中,站出一人。
“禀陛下,臣这几日,常听闻,殿下乃天生圣人,生而知之,天赋异禀,此乃是上天赐予我大秦祥瑞,臣为陛下贺,为大秦贺”。说罢,跪伏倒地。高呼“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一阵山呼之后。
继续说道:“如此璞玉不入学,岂不浪费其天赋乎?臣愿举荐。大儒薄东来,教导皇子。”
景泰帝面色无常,看不出喜怒,也不说话。
李叶却忍不住站出来道:“不知哪位是薄东来先生?”
堂下一人站出,“在下不才正是,薄东来。”
李叶又问道,“听闻先生大才,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臣饱读诗书,不敢说学富五车,星象八卦,亦有所及,不知殿下,意向何处?
“孤读《庄子集释》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甚为不解望先生解惑。”
儒家众人在心中松了一口气。本以为李叶会刁难薄东来,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甚至拒不拜师。
儒家做好的最坏的打算。
却没想到,李叶竟然提出如此简单的问题,莫说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的学者?
就是随便到外面的学堂里,找一读过三五年书的学子都能给李叶解释个一二三。
众人莫不以为李叶这么想拜师儒学。
这是否是皇帝的意思想?
独尊儒术?似乎垂手可得。
就连景泰帝都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李叶。
薄东来笑着给李叶仔仔细细的讲解了一番,又反举几个眼光短浅的小故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