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溜达(第 2/3 页)
周而复始,在李叶和武成侯的配合下,淮西候喘着粗气道:“陛下,殿下太灵活了,臣等抓不住啊!”
听着大殿之上乌泱泱一片,景泰帝脸色一正道:“摆了,群臣归位。”
“陛下,臣请辞。”就在景泰帝准备跳过这段闹剧,问罪大理寺卿时,孙可望开口说道。
“臣年老体衰,病理难调,望陛下恩准归乡养老。”
“朕不准。”景泰帝冷声道。
“陛下”。
“童言无忌,卿要为了小孩子的话,弃我大秦万里江山不顾么。”
见孙可望,不说话,景泰帝语气一软,“卿既身体不适,朕赐太医一名,这几日也不必上朝,在家调养调养。”随后哈哈笑道:“我大秦的江山可离不开爱卿。”
听出景泰帝的决绝,孙可望只得谢恩。
景泰帝目光一转,看向跪在一旁的大理寺卿。
“臣愿以爵位顶罪。”
秦朝爵位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级上造….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候。(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去查一下)
在秦朝的耕战体系下,种地交粮可得爵(有上限),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科技突破都可授爵。最主要的还是战场杀敌用军功换爵位。
军功可以换钱,换粮,换地(有多少地需要相应的爵位),在一些边关地区,还可以换老婆,不同的爵位在军中待遇相差也很大。有爵位才可被授官
虽说爵位是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但想要做到大良造,祖上不出几个名将,独立指挥几场战役,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兵在战场上收获的军功最多能升到五级或者六级,在往上就不单单会砍头就行,还需要兵法谋略。个人勇武,除非一个人能杀光几万的大军。
大理寺卿的一句话,把祖上几代人的努力彻底抹杀掉了。
“叶儿,上来。”景泰帝淡淡道。
李叶有些诧异,怎么又想起我来了?
不等李叶多想景泰帝又开口道:“快些上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