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垄断交通】(第 3/4 页)
林祖辉满意的说道:“我对你们也有信心!对了,团队接下来要继续加强或改进运输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卡系统以及解决方案。技术需要日新月异,永不停下脚步。比如以后智能卡还能延伸至超市、停车场、饭店等。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希望你们静下心来,继续前进。”
“是,老板!”工程师们纷纷用激情的语气说道。
林祖辉是谁,那可是新晋科技大老,众人的偶像。
谁敢说他不懂技术?
不懂技术能投资如此多的科技项目,并获得成功?
.......
四通公司的成果,很快被港铁、九铁及其领导的联俊达公司接受实验营运;毕竟是香江的科技公司,再加上林祖辉的面子,作为实验运营不在话下。若是效果很好,便会采购四通公司的智能卡系统。
当然,整个系统的实验运营持续时间可能很久,最终才会决定采购这套系统与否。
期间,四通公司还邀请中巴加入实验,没想到被中巴直接拒绝了,这让林祖辉恼火起来。四通公司是他旗下集团的子公司,不看僧面看佛面,中巴如此拒绝,显然是在打林祖辉的脸。
更何况,这是一件对香港有益的事情,促进城市的发展。
中巴一直以来的服务和运营被香江市民诟病,按照历史,中巴在1998年更是直接丢了专营权,被新世界夺得了这个专营权。千禧年后,徐展堂出现财务危机,也将旗下的城巴公司,出售给新世界。
所以,前世的新世界也掌握着香江的巴士集团之一的‘新巴’。
香江的富豪靠什么致富?
答桉只有两个字——垄断。
地产、零售、电力、交通、能源、传媒传播等,都被几大财团垄断着。
而这些财团都是老牌财团,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发迹了,一般来说,不会产生新晋的财阀。
随着林祖辉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魔咒,而且也只有林祖辉才能打破。
包括前世的刘銮雄,他在香江根本就是不入流的财阀,当时香港太多比他富有的人,只不过已经完成财富分隔和隐藏了而已;毫不客气的说,刘銮雄前世连前20都排不进(2000亿港币)。
办公室里,林祖辉思考着要不要将颜氏家族的中巴,直接收购掉。
中巴1933年取得港岛巴士专营权,创始人是潮州大老级人物颜世坤,不过此时颜世坤已经90多岁,虽然还担任着中巴董事局主席,但实际已经没法管理公司;所以,中巴由他的两子一女在管理。
中巴原本有100条巴士线,全盛时期拥有1000辆巴士,堪称巴士王国,旗下还拥有大量的车厂和停车场地皮;所以在80年代,遭到了百利保的恶意收购,颜氏家族联合新昌地产好不容易击退百利保,但也因此损失大量的金钱,反观百利保获利不菲。
九十年代开始,中巴因为服务水平倒退,经常被市民批评巴士误点和脱班、车队老化残旧和巴士车厢卫生恶劣等原因,结果丢掉40条线的巴士线。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就算是这样,颜氏家族依旧无心经营巴士业务,将精力放在中巴的地产业务上,将旗下的土地纷纷盖成发展权;中巴,俨然已经成为一家地产公司。
不少舆论把中巴的管治问题归咎于颜成坤及其子女对中巴的家族式管治,认为他们作风保守、抗拒变革,未能追上时代的步伐。有运输署官员曾经私下批评,中巴管治犹如一盘古老的家族生意,看不见将来;而立法局民选议员刘千石更曾批评中巴位于北角的总部日久失修,内部仿佛时光倒流返回五十年代,质疑颜成坤及中巴管理层缺乏现代巴士营运的概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