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你不喜欢吗?】(第 2/4 页)
林祖辉笑着说道:“那就去马上安排人去美国注册分公司,这些软件研发出来,在美国也可以发布。当然,高价卖出去才是我们的目标。毕竟,互联网更新迭代实在太快,后续的技术和功能跟不上,市场就会被新软件取代。”
刘松诚顿时明白了,说道:“好的,我马上去办!”
研发这些软件,高价出售,是第一个目的。
而像是即时通icq,就算出售后,万辉软件依旧可以保留香江的运营权;以后企鹅抄袭后,林祖辉还能顺势风投企鹅,不给南非哪家投资公司和李泽楷机会了。
至于音乐软件,就算在美国卖出去了,万辉软件同样可以保留香江运营权。
最重要的,还是以后的视频网站,届时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还要朝着海外发展,毕竟这个就是取代电视台的利器。
说到视频网站,不得不让人想起奈飞的强大,届时倒是可以风投这家公司;与此同时,还得自己成立一家视频网站,最好是横跨大中华区的,进一步在亚洲进行推广。
“老板”集团总裁龙景昌走了进来。
林祖辉回过神来,然后点点头。
龙景昌坐在沙发上后,说道:“《苹果毒报》变相的低价以2港币倾销报纸,创刊两个月就跻身20万销量俱乐部,而且还在上升中,对《天天日报》的销量影响很大。”
林祖辉澹定的说道:“你想怎么做?”
对于夕阳产业的报纸和杂志,林祖辉已经很少关注了,具体怎么做也不会干涉龙景昌。
目前,《天天日报》销量在40万份以上,紧随其后的是《东方日报》35万份左右,《苹果毒报》如此快的涨势,除了低价倾销外,还有他的娱乐性。
龙景昌说道:“报业大战已经无可避免,本以为肥黎老1个月时间变相倾销也就算了,毕竟这是新报最好的宣传方式。而如今《苹果毒报》两个月倾销还在继续,显然是看中了第一第二的位置。所以,我也打算让《天天日报》降至2港币,暂不设期限。”
香港中文报纸多年来统一售价,1994年10月起价格调为每份5元。就算是5元的价格,报社也是亏损的,主要是靠广告费赚钱。
而如今售价2元,很显然广告费都赚不回来了,倒亏也是正常的事情。
林祖辉说道:“嗯,那就降吧,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实力远胜其它报社。所以,反而不宜过火,跟着大家一起降就行。”
他已经不是曾经年少气盛的林祖辉,否则以万辉传媒的实力,走‘免费报’模式都不是问题。如今以他的地位,自然是不宜以大欺小,或带头做行业的搅局者。
龙景昌自然懂这些,所以他说道:“《明报》、《经济日报》等报纸,都有固定的客户,所以我只打算让大众报《天天日报》加入降价队伍。我猜想,《东方日报》、《成报》、《新报》等也在准备降价了。”
林祖辉点点头,香江的报业实在太发达了,从业10000人,记者2500人,每1000名市民就有380人每天购买报纸。
........
1995年震撼整个香港传媒界的事,莫过于中文报界爆发的一场减价血战了。8月19日起,《天天日报》改统售价每份5元为2元,《东方日报》、《成报》于翌日起售价调低2元。紧接着,《新报》火上加油,售价降至1元。
减价战中,首当其冲的是同样走大众化路线的报纸和弱势报纸。
据香江报业公会的调查,报纸以5元价格计算,大多已是亏本。5元报费若加上平均每份广告费约4元,报纸每份收入为9元,而目前成本价每份为7.45元,再给报贩2元,那么每卖一份报就亏蚀0.45元;广告收入不佳的报纸,亏蚀就更多。减价战一开始,6家上市的报业集团股价便应声急挫(不包括万辉传媒集团),平均下跌幅度曾达10%以上。出版已达27年之久的娱乐性报纸《电视日报》,及《香港联合报》、《华南经济新闻》和几份刊物,不堪重负,很快就关门大吉了。已有33年历史的《快报》,也不得不休刊。
........
星岛报业集团。
胡仙急得来回踱步,这几年她在地产上连连失利,本身已经开始负债了;而星岛报业的利润,是她主要的资金来源,如今好了,减价血战开始,她可就倒霉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