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分支家族】(第 2/4 页)
林祖辉满意的说道:“不错,其实我们只要稳坐大股东就可以了,我们收购的目的有两个,那就是和杨协成合作。合作的项目有两个:第一,他们在武吉路和香江的地皮,交给我们发展;第二,恒昌饮料食品公司的产品,通过杨协成集团的渠道,进行海外销售。”
此时,这里才高层已经完全换成了忠心新时代集团的人,所以大家纷纷附和。
新时代集团(星岛)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起收购杨协成集团?
那是因为在年初,新政府宣布发展武吉知马路一带为高级住宅区,原有工厂不准保留,杨协成集团的工厂必须在四年内迁出。
星岛地小人多,每一个地方的规划,都是由政府来统一规划;因为在新政府看来,一旦发展错误,将是国家很大的损失。
政府进行规划,然后地产商按照政府的规划来兴建物业。不像香江,都是有地产商规划,然后交给港府审批。当然了,港府也会部分地区进行规划,地产商如果规划不能让他满意,就会让你重新设计。
星岛和香港,都是华人主导的地区,前世在2003年以前,香江人均gdp一直压过新加坡一筹(香港人口也最多);2003年后,新加坡完成反超,并迅速扩大差距,待2021年时,星岛人均gdp已经7.28万美元,香江才4.92万美元,差距如此大,不得不说让人痛心。
新加坡的面积没有香江大,人口也没有香江多,但能发展如此厉害,不得不说是华人之光。
说白了,新加坡的科技产业和工业,越来越厉害;而香江的这两个产业,后来直接消失不见了。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香江的科技产业和工业绝对实力不弱,地价高只是很少一部分原因,毕竟新界的土地那么多。追根到底,还是港府没有重视这两个产业。
林祖辉觉得他布局和推动的文化产业(政府也有在配合,例如学校开设科目、颁布版权法之类的),可能将会为香江的将来,带来上百亿美金的gdp。除此之外,他应该还可以做些什么,但需要慢慢的来。
今年,由于新政府让杨协成迁出工厂,所以杨协成集团的首脑杨至耀,找到他多年的挚友郑维强,商议将杨协成集团25.2%~40%股权,转让给郑维强的地产公司永泰集团。
杨氏家族反对派得知后,纷纷指责杨至耀吃里扒外,要求公开表决,结果否定了杨至耀与永泰的交易。永泰于上周宣布,放弃收购杨协成集团。
这里面有个门道,那就是:第二代杨氏五兄弟成立控股公司,股权平均分配,并形成决议,股权只能出售杨氏家族成员。经过数十年的变迁,每房拥有股权数不等,但决议一直未更改,即这个表决权,就相当于法律,拥有最大的效应。
所以,若是想杨氏家族的股权,首先就得让杨氏家族自己去法院,推翻这个表决权。
这不是问题,林祖辉猜测,杨氏家族闹到这个地步,对于这个表决权是统一的厌恶,所以推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不过看到百年杨氏家族如此‘落败’,林祖辉心里也有点不适。
要知道,建立千年家族是他的终极目标,这百年家族都已经如此了,千年家族好像更困难了。
杨协成不是人名,而是东南亚酱业的老字号,已经有整整100年历史。创始人杨景连(1860~1927年),祖籍福建晋江,1885年,杨景连用40个银元,在漳州开办杨协成酱园,自制自售。杨景连有五个儿子,均是大学毕业。
在三十年代,日寇侵略,杨景连的大儿子杨天恩迁往海外发展,先到香江,然后又迁往星岛;1947年,杨天恩在星岛武吉知马路买下一块10英亩的土地,兴建机械化酱油厂。到1950年,杨氏二代五兄弟全部汇聚星岛,家族事业蓬勃发展,渐入佳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