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骂服(第 2/4 页)
赵刚双手叉腰,昂着头对着李云龙骂道:“说你自以为是还不承认是不是?好,我问你。你是不是对我将步兵炮上缴,有很大意见?”
“是!那是我们独立团辛苦打下来的。”
赵刚满脸的不屑说:“所以说你自以为是,鼠目寸光。你以为大炮送给旅长,旅长是白拿的吗?你知道这几场仗,我们独立团死了多少排长连长吗?我为了求上头调拨基层军官充实独立团,废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次旅部。才求得旅长调20名基层军官来我们独立团。没有这些基层军官,你想让独立团恢复实力,做梦吧你!”
日军素质高,和他们重视基层军官有关。
同样的,八路、新四军比国军强的地方之一,就是八路、新四军十分重视基层军官。
八路、新四军一开始以工农子弟为主,文盲比重高。
为了提高八路、新四军的识字率,中共想了很多办法。采取分段突击与经常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掀起了群众性的学习文化热潮,收到了明显效果。
经抽查,部分连以上干部,原来约67%的文盲、半文盲中,有31%能写简单的报告,35%具备一般的或初步的阅读能力,仅0.8%还没有阅读能力。
在艰苦的战时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的阅读材料很是缺乏。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书报的出版发行和图书馆的建设是中共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
中共要求较大的根据地都应开办一个印刷厂,“注意组织报纸刊物书籍的发行工作,要有专门的运输机关与运输掩护部队,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
八路军总政治部也筹办印刷厂,除印刷有关刊物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指示、训令、战绩公报等文件以及军用地图外,还印刷出版了不少中外名著、名篇,供八路军官兵阅读。
除了这个,还在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设立图书馆,甚至流动阅览室,由驮马背着书籍报刊去各地,供八路军干部和战士阅读。
正是八路对基层军官的重视,才会让八路哪怕是遇到败仗,也能由各基层军官聚拢战士节节抵挡,且战且退。
败而不散!
不像国军,遇到败仗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溃败千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