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接受秘密任务(第 3/4 页)
“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以前可曾有过?”优乐问道,她第一次听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消息,不禁也忧心忡忡。之前夜秦的种种怪象浮现在她的脑海中,看来,一切都非空穴来风。
大梁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如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一旦浮上水面,必会掀起轩然大波!
皇上凝神细思了一会,似在回忆久远的事情,”有,大约朕还只有十多岁时曾听先皇提起过,当时周边几个大国除夜秦外筹划联合对大梁发动进攻,目的便是要将大梁迅速瓦解并瓜分。他们有着详尽的合作计划,攻打目标,甚至大梁若落败后他们的瓜分方案都已经做好了。那一年幸而先皇英明,派出大梁最得用的一名使臣到各国,翻动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令他们的阵营分崩离析,大梁才得以免除一场大仗和亡国危机。如今三十余年已过,那位使者也早已作古,追随先皇而去了。我大梁也再未出过这样的人中豪杰,实乃国之不幸啊。“
说至此处,皇上幽深的目光紧紧落在优乐的眼眸上,缓缓道,“马谦德不结党不藏私,多年来对朕忠心不二,朕深信之。在朕的印象中,他从未向朕推荐过任何人,这次竟然向朕强烈推荐你。说你上知庙堂,下懂江湖,武功极高,且曾到天下各国游历,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赤诚报国,忠君为民之心,希望朕一定给你机会报效朝廷。故这次遇到难题后,朕便第一个想到了你。”
优乐见皇上又似在审视自己,忙道,“草民哪有尚书大人所描述的那般神勇智慧,实则平庸已极。但无忧作为大梁子民,当以为国为民为己任,定不负皇上所托,竭尽所能查清真相。”
“好,”皇上斩钉截铁应答一句,随后招招手,命侯在宫外的太监拿来一块令牌,郑重其事地交到优乐手上,“这块令牌便代表了朕,见令牌如见朕,令牌一出,百官俯首。朕如今把它托付给你,望你以家国为重,廓清迷雾,抽丝剥茧,查明所有真相,拯救大梁及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优乐内心一阵激荡,忙叩头谢恩,从皇上手中接过令牌,朗声道:“家国之托,何其沉重,草民敢不尽心。”再三伏地叩拜,直到皇上亲自走到她的身前将她扶起。
“好,这次你所奉的是密旨,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你的行踪及目的,且你只能向朕一人汇报,密报的方式朕待会告诉你。还有,”皇上刻意顿了顿,审视般盯着优乐,“你如今虽为景王爷的幕僚,且住在景王府,但此事绝不可向景王爷吐露半个字,你可听清楚了?”此刻,皇上的威严和高高在上通过此话表现得一览无余。
从进殿前的忐忑,到中途的放下心来,攸乐以为皇上不会再提起景王爷之事,这句话带给她的震惊极其强烈,她从未想过皇上会如此防着景王爷,防着一位平时从不参与朝政,一旦参与朝政也是一心为民的王爷。可是,皇上之前明明如此信任的啊,天子之心实难测,朝堂风云实难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双手在翻云覆雨,攸乐不寒而栗。
虽很想问个明明白白,但攸乐深知在天子身侧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故只稍稍愣了半晌,立即又恭顺地答道:“是!请皇上放心!此事乃绝密,无忧定不会向第二人透露半个字。”
交代完正事,皇上又和攸乐扯了些闲言,一聊起来,果然发现这无忧公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儒释道佛家家精通,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却都被他了然于心,不禁对其大加赞赏,赐了御膳,直至方晚才归。
当然,此间攸乐也趁此良机表达了自己对朝局的看法,不着痕迹地替景王爷说了几句好话,又将朝廷六部客观评价了一番。她相信,皇上是个明白人,他只因久处深宫,又被一帮吝臣长期蒙蔽,才萌生了一些怀疑。从皇上对江阴的包容与宽待,便可知其爱才惜才重才之心。攸乐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自己虽为女子之身,但此刻自己既然是众人拥戴,皇上倚重的无忧公子,就千万不能辜负了无忧公子的使命。
至晚,皇上才命太监抬一顶软轿,将攸乐悄悄送回景王府。来去都极为隐秘,除非全程盯梢,否则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皇上秘密接见了无忧公子。
王爷王妃因担心攸乐,一直命木伯虚掩府门守候,只要攸乐一回来便立即禀报。果然,攸乐回自己房间尚没多久,王爷珂玥便匆匆赶来。
珂玥拉着攸乐的手上下打量,着急问道:“皇上召见你到底何事,怎么去了一整天?”
攸乐笑笑,拍拍珂玥的手道:“皇上是听马大人举荐,于是将我召进宫去,闲谈了这大半日。明日,我要奉谕旨外出办差,不知何日才能返回。还请王爷王妃多多保重!”
“你伤势都还未好,怎么明日就要外出,到底奉的什么差啊?”珂玥焦急道。
“我的伤已经全好了,放心吧。”攸乐避开珂玥的问话,稍顿一会又望向一边面现狐疑之色的王爷,“王爷,我不在京的这些日子,还请一定低调谨言慎行,您幽禁三月之期尚未到,一定要谨守规矩,切莫大意,被别有用心之人抓了把柄。”
王爷虽少参与朝政,但也深谙为官权术之道,上次之所以急着进宫要去参工部和礼部一本,实是仗着皇上的恩宠,这次被毫不留情面的幽禁,自然知道自己已被小人进了谗言且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大打了折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