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孤身探青楼(第 3/4 页)
那姑娘想了想道:“那就《孟姜女》吧。“
攸乐不置可否,紧盯着那冒名而来的姑娘一言不发,直盯的她心里发毛,见面前的公子并不反对,才敢坐下来开始弹奏。
攸乐见她开始拨弄琴弦试音,便闭上了眼睛,似是在小寐,又似在静静欣赏。攸乐出生大家,特别是三哥还对韵律诗文等尤其有研究,即便自己不太擅长演奏,但欣赏水平却是极高的。那红衣姑娘试出的几个音呕哑嘲哳,不是琴太劣质便是琴艺着实太差,但她早知此人是冒牌货,也便不动声色。
直到那女子收完最后一个音调,将琵琶放至身旁,躬身一揖,攸乐都始终未睁开眼。琴音一消,此时厅内虽站满了人,却是沉寂无声。不是尚在余音绕梁的回味中,而是根本不敢作声。眼前这位不明来历的公子,刚才随随便便施展的几下功夫,已足以震惊众人了,不知他暴怒之下,会怎样雷霆万钧。
歙州城内人均知,《凤求凰》乃芸娘的成名曲,《十面埋伏》乃经典的琵琶曲,这以琵琶闻名的“芸娘”却偏偏都不演奏,反而挑了入门级别的《孟姜女》,简单倒也算了,那琴音晦涩暗哑,断断续续,恰似这姑娘今日嘶哑的嗓音般难听。
老鸨此时也有些紧张,绞着手绢不断朝攸乐这边张望。芸娘前些日子逃脱还未敢对外公布,今日就来这么个瘟神偏要见芸娘,好不容易找了个凑数的却又如此上不了台面,现在只指望这公子不懂乐理,看能否蒙混过关了。
众人忐忑中,攸乐终于长长吐一口气,缓缓睁开了眼睛,并伸了伸懒腰,故作惊讶道:“哎呀,演奏完了,可惜刚才睡着了。”攸乐瞟了眼老鸨,见其面带喜色,又问道:“妈妈,芸娘今日弹奏的如何啊?”
“哎哟,那可真是可惜了,芸娘今日发挥的竟比任何一次都好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现在我们都还在回味呢。”那老鸨兴奋地走到攸乐跟前,夸张的表情在攸乐看来实在滑稽至极。
“是吗?”攸乐冷冷道,随后轻哼一声,手指稍一用力,将袖中的几根银针射出,直直刺向那把竖立在“芸娘”怀抱中的琵琶,只听得“铮铮铮”的清脆之声,那琴弦便一根根应声而断。那“芸娘”吓得花容失色,手中琵琶扑通一声跌落在地。
众人皆骇然,老鸨更是愤怒加惊惧,她柳眉一竖:“公子,人也见了,琴也弹了,却毁我芸娘的琴弦,是何道理?”
攸乐却不理她,直直走到“芸娘”身旁,问道:“你当真是芸娘吗?”
那女子见这副架势,哪里敢理直气壮地回答,只支支吾吾着“我,我。。。”看看攸乐,又看看老鸨,不敢回答是还是不是。
攸乐又拉着她衣袖在众人面前转了一圈,大声问道:“这是芸娘吗?”众女子个个惊恐交加,岂敢出声。
老鸨到底见过世面,估计纸是包不住火的,且恐怕眼前这人已早知这只是个假芸娘,再企图掩饰下去已是徒劳,于是冷哼一声道:“不错,她的确不是芸娘。我刚才已多次推辞,说芸娘抱病在身不便见客,可你偏要见,我只得出此下策,找了个人来顶替了。”
“哦,是吗?”攸乐放开那顶替的女子,踱步到老鸨身边,“芸娘当真还在这栋楼里,当真抱病?”
老鸨见攸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已知此人来者不善,绝不是只来听曲的,而是来搅局的,甚至是来为芸娘报仇的,不过,她倒是也不怕,在这歙州城里,有县太爷给她撑腰,她还会怕谁,于是心一横道:“芸娘的确不在此处,前些日子,她不听我再三劝阻,半夜出逃了。“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平日里有姑娘们只要不听老鸨的话,必定会招来呵斥怒骂,甚者一顿暴打,多数姑娘都曾有过出逃的想法,无奈龟公盯的紧,这青楼又与官府有勾结,想逃也逃不掉,只得在这里一天天混着日子。可芸娘不一样啊,不管怎么犯错,老鸨都不敢对她打骂,反而是礼敬有加,她可是歙州青楼的一块招牌啊,有她在,恩客们就愿意不停地往这里砸钱。这几日芸娘一直未现身,有相好的姐妹问起,老鸨都推说是病了,她们还真以为芸娘是抱病在身,可想要去探病,却被老鸨一概拒绝了,原来竟然是逃走了。
“那为何芸娘会出逃?本公子听说芸娘一向尊敬妈妈,且从不敢随意外出。歙州青楼的规矩我可早有耳闻,凡有胆敢出逃的,一旦被抓,可不经官府直接打死。她竟然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走,看来此青楼比地狱还要可怕啊。“攸乐不紧不慢道,挑衅般地紧盯着老鸨的眼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