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暂回药圣谷(第 2/3 页)
且昨夜一行,攸乐还有一个重大发现,那便是罗尽忠应该还隐藏有一件不为世人所知的绝密,关乎朝廷甚至整个大梁的生死存亡,但此事到底是什么,她却一时难以查明。想到罗尽忠盘根错节的势力,一手遮天的能力,攸乐不寒而栗。
如今,曾乘风明显也已经进入到了罗尽忠的利益集团,与曾乘风为敌就是与强大的罗尽忠集团为敌。两大阵营已越来越明显,而双方实力的悬殊更是令人不容乐观。
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了,此时攸乐只觉千头万绪,一团乱麻般难以厘清,只得抛开这些烦乱的思绪,将目光投向前面一行人。
芸娘与晚晚一起,两人均展现出女儿般的天真神态,芸娘一时掀开轿帘偷望骑着高头大马一直守护在轿边的情郎,晚晚也一时透过软轿后的窗帘观察着无忧公子的一举一动,一时又听闻二人在轿中传来微弱的嬉笑声。攸乐看那软轿晃晃悠悠,在绚烂的秋色中穿行,恍惚中也回到了儿时的烂漫与美好。
但很快,这短暂的恍惚便消失殆尽了。
一支穿云长箭呼啸而来,扎到晃悠的轿顶上,长箭深入轿木,沉闷的金属与原木撞击之声以及随之而来轿中的尖叫声打破了这和谐宁静的氛围。攸乐警觉地勒紧马缰,四处查看,见周边一片寂静。
魏忠大喝一声:“谁,缩头缩脑的,赶紧出来!”
攸乐快步驱马上前,将箭头拔下,一张折得四四方方的绢纸也随之现出,两行清晰的大字映入眼帘:“冒充钦差,胆大包天,念尔初犯,既往不咎,若再生事,类同此箭”。再看那箭,却见箭头已被人削去半边。
魏忠忙赶过来询问,攸乐将绢纸折起,安慰众人道:“宵小之徒心虚而已,不必紧张。”
现在仍是歙州地界,俊生已敏感地意识到事件与自己有关,犹豫着道:“无忧公子将我和芸娘救出,已是天大的恩情,若接下来麻烦不断,俊生实不忍再次拖累各位。”
攸乐微微一笑,环顾四周,确保已无一人在周边,压低声音道:“放心,我早已安排好。为防有人追查我们的路线,我们先迂回一段,下午找一客栈休息,晚上我们再出发。昼伏夜出,我不信他们能摸清我们的行踪。”除了攸乐,没人知道药圣谷的所在,所以这时是在朝相反方向前进也根本无人知晓。
俊生向攸乐投来敬佩的目光,拱手道:“无忧公子果然有先见之明,在下着实佩服。”
攸乐一笑了之,哪有什么天才预言家,只是自己比人家多花费了些时间和心力而已。李县官等人既已得知攸乐的身份,忌惮于无忧公子的名声及他景王府幕僚的身份,也忌惮于马凌云的显赫地位,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再大肆追杀,但仍射出长箭以示警告。
不过,于攸乐而言,这小小的警告她早已不在意,自决定为高家复仇的那一刻开始,她便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如今,她已不仅仅是为了高家,她更是为了大梁能有清明的政治生态,为了朝廷能铲除奸小。
按照攸乐的安排,一行人在前进了一段之后,很快便找了个客栈休息。每日晚间悄悄出发,第二日白天又蛰伏休息,就这样,五日后总算平安到达了药圣谷。
和司徒老谷主,大哥司徒浩等厮见过后,客人们便被各自安排进客房休息。俊生和芸娘对能见到传说中的老神仙司徒谷主,表现得异常兴奋。尤其是俊生,和司徒谷主在医学上的见解不谋而合时,激动的不知所措,连连感激无忧公子和司徒谷主,表示自己今后必将竭尽所能解决疟疾难题,为贫苦百姓谋幸福,同时也不忘拜托无忧公子,罗尽忠一党为祸百姓,一定要除之而后快,若无忧公子有任何需要自己的地方,自己宁愿肝脑涂地。
待俊生和芸娘在仆从引领下离开后,大堂内便剩下了曾晚晚和魏忠。司徒谷主早已从攸乐那里得知曾晚晚和江阴大学士的关系,虽对此女丝毫不了解,但父女在多年后得以相见,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欣喜之事,司徒老谷主向晚晚道贺后,便安排一名叫琴心的侍女带着晚晚前去江大学士的住处了。临行前,老谷主还特意关照一句:“父女相见,必有很多话要讲,琴心你不必留在那里,将高夫人送去即回吧。”
琴心应答之后便携神情有些紧张的晚晚离去了,魏忠也寸步不离。待脚步声远去,老谷主才不解地问道:“你真不去打听这二人的情况吗?来信不是说,对二人是如何传递信息一事有诸多疑惑,也有些许忧虑吗?”
攸乐放下手中茶碗,边思忖边回答道:“我确实不知曾晚晚是如何得知药圣谷的,也不知过了十多年,他们父女二人是如何联系上的。按说,曾晚晚八岁便被曾乘风掳到南中,又过了几年,待其母已经故去才又被带回京城。若我不曾记错的话,那几年江大学士又是被外放至南中了,所以两人也无见面机会。江大学士一回到京城便触了逆鳞,被众大臣攻击陷害,此时曾晚晚应该也已嫁入到了高家。只是那时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是否还记得自己父亲的名字?是否知道自己父亲的身份?”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