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秋榜(第 3/4 页)
可是,我们每天早晨恭候你,沐浴领受你那充沛的光,并为此向你送上由衷的祝福。”
“现在请大家,认真聆听教廷的宣告!”皇室代表主持发言道。
薄伽梵走上台,深沉地开口了:“我,教廷第二十五任大祭司,深感德薄而位尊,大疫肆虐,秋榜组织活动悬置至今。近期再思教理,重履天职,抖擞精神,不避其咎。秋榜为教廷的根本,教廷是天下的良知。自从圣女苏莉丝献祭,圣士泰勒斯出走之后,上到世家,下到平民,竟然无一家族再愿意举荐成为圣女,这是理想的沦丧还是人性的复苏?”
这句话说完,台下为之一动。薄伽梵不愧是薄伽梵,依然博大,谦虚,睿智,以天下为己任,厚责于己而宽容于人。
一般来讲虽然说教育平等,但是明师难遇,因此王公贵族,往往礼遇明师而聘为家庭教师。圣女苏莉丝固然是天才,但是从小总督家中的明师团教养才是其真正的成才之道。
以前只要获得圣士和圣女称号,不只是对本人德才的认可,也代表着家族的荣耀与社会的肯定。随着“心灵献祭”的成功,一方面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坚定了学可通天而德可格神的信念。另一方面也觉醒了人性——私人的非理性情感。
能培养出圣女的家族都不缺饮食和财富,哪个不视自己的闺女如掌上明珠。人类哪朝哪代没有灾难,人类的幸福和自己女儿的幸福到底谁轻谁重?
一个理性的人肯定明白公大于私。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道心还有人心,除了公私还有远近。儿女在近而天下在远,况且牺牲儿女不一定就能天下太平。圣女已然献祭,大疫不是还没有结束吗?
而且从教廷成立那天起,就有一条祖训:大祭司是不能结婚的。
不管是第七任大祭司哈维亚的中兴教廷,改革教义;还是第十五任大祭司修唯奥变相上的无神论——神在万物之中,神即自然的理念;还是现任薄伽梵的以身为律,历任大祭司都共同保持了优良严格的独身传统。”
据说在薄伽梵选为圣士之前,萨克蒂是芳心暗许的,还劝说过疼爱她的父亲去找媒人,鼓动其来向自己提亲。
而萨克蒂努力学习,执意去参加圣女选拔也是为了在古堡时常见到他的情郎。毕竟在泰西大陆,教廷一直拥有真正的男人。
教廷是人天眼目,是天下之司。古堡纵然管不了心灵,但是可以规范行为。只要是发乎情,止乎礼,志在天道黎民,爱情是没有所谓的。
或者说,发乎情而不能止乎礼的情,是爱情还是肉欲犹未可知,而对天下黎民的爱总是崇高的。因此为了不忘却天职,亵渎神职,独身的祭司才有资格判定什么是真正的爱。
总之,进入古堡,爱情就只能运行在精神之中。两性相见,言行皆有礼则与仪轨。并且在这种礼则与仪轨中,年轻的男女是很难看到彼此之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进入了古堡,精神上真的是一次升华,而灵魂上是一次净化。一个真正领悟崇高的人,自然知道年轻时的热恋,只是由身体内奇妙的构造操纵的,就像春天的花开,并不是花的自由而是种子的规定。
此种爱情,不仅战胜不了时间,甚至战胜不了平琐的婚姻。懂得了崇高,就明白了所谓自由的假象。一块被抛出的石头在空中飞舞时,石头如果有思想,一定认为自己是自由的。
盲目的爱情就如同空中的石头,其实起点就已经不是自由了,并且终点也是注定的,即便浪漫飞舞的姿态也是被大地规定的死死的了。
薄伽梵继续说道:“教廷从来也不强迫推荐圣女,而我本人也不会谴责。尘世自有尘世的幸福,父母自有父母的责任,‘圣’这个字眼,本不是所有人都能相应的。我只是建议,如果有纯洁的品质,高贵的精神,求知的勇气,这些美德聚集在一个孩子的身上,他们想要站出来,哪怕是女子,只要是她自愿,你们便不要强烈的阻碍就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