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又遇高人(第二更)(第 3/4 页)
别的不说,这少年最起码在武学上,是他生平仅见的天才,他对于这样的天才一向非常留意。
准确的来说,是替儒家留意。
他的那位万章师兄,估计会对一位有着如此武学天赋的年轻人很感兴趣吧。
学术上,只要肯下功夫,又有老师教授,是个人就能把那些之乎者也的背的差不多,当然,能否融会贯通就不知道了。
但武学上,却很少有人能有如此的天赋,这少年的功力非凡,只要在儒学上稍加努力,未来又会是儒家的一位绝顶高手啊!
不说孔子周游列国,就说孟子吧,他带着弟子们,走到一个国家就批评当地的权贵欺压百姓,批评君王不重民生。
尤其是他对墨家的说法,墨家势力庞大,甚至让诸侯惊惧,但孟子就敢批评他们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侮辱了。
他能不被墨家那一大群脾气暴躁的弟子打死,晚年还带着一大帮子弟子著书,凭什么?
凭他说得对?
不,凭他拳头够硬,剑够锋利!
想成为儒家这样的世之显学,即便是没什么人用的世之显学的顶梁柱,没有出色的武艺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人才,尤其是天才,尤其是能光大门派的门楣的天才,他们一向是非常敏感且求之若渴的。
他倒是没有什么自己教的意思,自韩非,李斯之后,他已经不打算继续教授弟子了。
当然了,其他方面还要在考察一二。
至于如何肯定这是位少年,而不是像某位阴阳家奇才那样因为特殊的原因停止了生长发育,很简单,看气血,气血旺盛,如一年之初春,初升之朝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